為落實無障礙承諾,政府在不少屋邨路段設置輔助視障人士獨立行走的「觸覺磚」,然而部分地磚防跣度不足,在天雨路滑時情況尤為嚴重。議員陳恒鑌今日(24日)表示,與香港道路及路磚關注組成員,早前委託實驗室抽驗荃葵青區內「觸覺磚」,發現葵芳邨、石籬邨三個樣本,發現防滑值均低於屋宇署《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2008》的防滑標準,令人擔心「輔助不成反跣腳」。陳恒鑌促請當局正視有關安全問題,加快更新措引及加強監管,以免市民走在路上都要提心吊膽,「好心做壞事」。
陳恒鑌指出,近日收到市民關注屋邨地磚每逢天雨便會變得濕滑,更眼見不時有市民因而跣倒;而據團隊親身實測,發現只要在磚上有些少濕,無論身穿球鞋還是皮鞋,都能在有問題地磚上輕易滑動約一米距離,「跣腳」程度令人憂慮。團隊委託香港實驗所認可計劃(HOKLAS)的實驗室於葵芳邨、石籬邨部分路段進行「觸覺磚」防滑測試,結果顯示來自葵芳邨的兩個樣本防滑值SRV為 18、37;而石籬邨樣本則為 19,三個樣本數值均低於屋宇署《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2008》所需達到P4級,防滑值SRV 40至44的防滑標準。
研究團隊隨即約見房屋署反映檢測結果並提供建議,同時團隊亦向本港建材物料防滑界專家馬學欽諮詢,了解短期解決方案。馬學欽建議在地磚塗上納米蝕刻塗層,以最快捷及低成本方法解決易滑問題,操作亦非常簡便,只需以海綿刷把納米塗層防滑劑塗到地磚表面,靜置30分鐘蝕刻,再以清水沖洗,便可顯著提升表面摩擦力,減低跣腳的隱患。房屋署接獲改善建議後,隨即安排三家公司為觸覺磚加上納米塗層並再進行測試,比併蝕刻結果,初步發現經改造後防滑效能顯著提升,成績令人滿意。
陳恒鑌強調,「觸覺磚」不僅是視障人士的「引路標」,更是社區共融度的體現,除短期改善措施外,亦向當局提出了短中長期建議,包括定期清潔維護,為不合規的觸角磚表面進行處理,長遠則應更換為高防滑度物料,同時參考其他合規屋邨經驗,從設計源頭杜絕隱患。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