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升溫,美國豬肉出口率先受挫。美國農業部(USDA)4月24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在過去一週取消了高達1.2萬公噸的美國豬肉訂單,為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訂單取消。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截至4月17日當週,美國對中國的豬肉出口總量僅為5800公噸,較前一週大幅下滑72%,創下2025年以來最低單周銷量紀錄。
《彭博》引述芝加哥期貨市場數據指出,消息公布後,當日下午瘦肉豬期貨價格下跌0.2%,每磅跌至略低於1美元。市場參與者密切觀察中國採購量下跌是否屬於一次性事件或反映長期趨勢。
美國俄亥俄州豬農斯塔基(Kevin Stuckey)接受《Pork Business》訪問時表示,豬肉生產具有周期性,充滿不確定性,「我們面對很多無法控制的事情,現在情況太多未知,很難預測未來」。
2024年,中國是美國第三大豬肉出口市場,僅次於墨西哥和日本,進口總量約47.5萬公噸,總值逾11億美元。
據《Pork Business》報道,2023年中國從美國進口豬肉共41.6萬噸,佔中國豬肉進口總量的18%;美國同時是中國繼巴西和阿根廷後的第三大肉類供應國。
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表示,中國反制美國關稅,加上2018年中美首輪貿易戰期間加徵的關稅,從美國進口豬肉面臨高達172%的綜合關稅。而隨著關稅戰展開後,中國已迅速與西班牙簽訂兩份農產品協議,涵蓋豬肉及櫻桃,顯示北京正加強與歐洲國家的經貿關係。分析指,全球最大豬肉進口國中國或將進一步加大自巴西等國的採購,美國豬肉在華市佔率恐面臨進一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