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時尚

專訪米芝蓮綠星主廚 Simon Rogan,堅持 Farm-to-table 理念,以新鮮本地食材入饌

Harper's BAZAAR HK

發布於 04月15日12:32 • HarpersBazaar.com.hk
▲ HarpersBazaar.com.hk
▲ HarpersBazaar.com.hk

Simon Rogan 這位米芝蓮星級餐廳 L'Enclume 和 Roganic 的主廚,一直以來都是從農場到餐桌 (Farm-to-table)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對可持續性、創新和烹飪卓越的堅持,為他贏得了全球的讚譽。隨着 Roganic 於新址重新開業及他的飲食王國在全球進一步擴展,Simon Rogan 正在重新釐定高級餐飲的定義,將他獨特的本地、可持續美食理念發揚光大。

▲ HarpersBazaar.com.hk
▲ HarpersBazaar.com.hk

Roganic 在銅鑼灣利園一期重新開業,標誌着 Simon Rogan 職業生涯的另一個轉折點,不僅是地址的改變,更是他提升用餐體驗的勇敢一步。他直截了當表示:「舊址有點過時,動線流暢度不佳,影響效率。作為起步點,我還是很高興能在舊址跟香港的客人見面,它像一間性價比高、隨性的『街坊餐廳』,我的心態也是比較隨意,快樂就好,不太把它當一回事。隨着日子一天天過去,公司擴展了,我們的心態已經改變了,希望提高標準,把餐廳進一步提升。」

▲ HarpersBazaar.com.hk
▲ HarpersBazaar.com.hk

這種演變在 Roganic 2.0 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餐廳設計精緻,木質色調貫穿始終,佈局、動線更為流暢,新菜單的擴展則在傳統與創新中間找到了平衡。Simon Rogan 的抱負很明確:「讓標準更高,讓食物更美味,讓服務更優質—總之是一間更加優越的餐廳。如果你能做到這幾點,肯定會贏得大家認可。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為客人創造愉快的用餐體驗,同時希望餐廳成為香港一個獨特的亮點、充滿記憶點的存在。」

他烹飪哲學的核心是對從農場到餐桌的承諾,這一理念在他 2002 年在英國開設 L'Enclume 之初就已開始。他回憶道:「我們開設 L'Enclume 的時候,總希望擁有自己的農場。因為當時的食材質素很差,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自己掌控品質。我們從簡單的食材開始,譬如蘿蔔、蕪菁和生菜,然後慢慢開始擴展。」他們笑稱自己做 Google Farmer,遇上問題就上 Google 搜尋答案,邊做邊學。

▲ HarpersBazaar.com.hk
▲ HarpersBazaar.com.hk

今天,Simon Rogan 位於湖區的農場 Our Farm 為他當區的餐廳提供豐富的有機農作物,不過,將這個理念應用在香港這樣的大城市最初卻面臨獨特而重大的挑戰。他解釋:「從尋找合適的地方、供應商,到我們所需的一切都是挑戰。」當 Roganic 於 2019 年第一次在香港開業時,許多人對他能否在這個以「石屎森林」見稱的城市堅持當地採購表示質疑。他說:「很多人問『你在香港的烹飪風格是甚麼?你會做英國 X 香港的 fusion 菜嗎?』我的回答是:完全不會,我們來到香港就是要不遺餘力地展現我們在英國的當家本領。大家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我們經過很多探索,卻驚喜地發現了許多優質的食材。」

Simon Rogan 的堅持終於獲得了回報,他在新界發現了幾家小型農場,採購紅菜頭、生菜等食材。儘管一些食材需要從台灣或日本進口,但在過去 5 年間,他見證了香港本地農業的顯著發展。「當我在疫情後回到香港,發現以前我們合作的小農場變得更大,又有新的農場出現,看到它們發展得如此迅速,我感到非常振奮。」當 Roganic 在 2021 年獲得首個米芝蓮綠星獎項時,亦是香港餐廳首次獲得此榮譽,對競爭對手和供應商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農夫們每每有新農作物時都會主動聯絡他。

▲ HarpersBazaar.com.hk
▲ HarpersBazaar.com.hk

Roganic 2.0 推出了一個全新的嚐味餐單,擺脫了傳統的規範,提供了單點選擇,客人可以靈活地從套餐主菜部分選擇美食一同享用,以迎合用餐習慣的變化。「人們仍然希望有嚐味餐單,但大家更想要物有所值和選擇的權利。」他解釋道:「我們在新 Roganic 中引入了共享的概念,讓客人可以更輕鬆自在的分享美食,在用餐過程中享有更多選擇。世界上能夠以共享形式享受高端餐飲的地方非常少,我對此感到非常興奮。」

▲ HarpersBazaar.com.hk
▲ HarpersBazaar.com.hk

剛於 2 月 19 日正式重開的新店,共享菜式包括清新的北海道帶子配烤甜豆和豆殼湯;舞茸慕斯、和牛牛舌、醃鴻喜菇配野蒜油;以及紫蘇葉和煤油醃南投番茄,配發酵開心果和冬筍等,當然不少得令人愉悅又充滿「罪惡感」的甜品,如 Conspiracy 朱古力及黑加侖子茶蛋糕、Roganic 鬆餅、冰凍薄荷蛋糕等。

▲ HarpersBazaar.com.hk
▲ HarpersBazaar.com.hk

餐單將展示 Simon Rogan 在 plant-based 菜式上的精湛技藝,但他不會完全走向素食主義。「我們從來不是素食餐廳,我也不是素食者,」他澄清道:「我討厭『素食』這個詞—這是植物性飲食 (plant-based diet)。在 L'Enclume,蔬菜就是明星產品,我們正朝着更多的植物性菜式邁進,最近一次去日本旅行,激勵我更加要專注於蔬菜這個食材,我深信我們種植、烹飪菜式都是世界級的。」

▲ HarpersBazaar.com.hk
▲ HarpersBazaar.com.hk

Simon Rogan 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不僅限於食材,還包括他經營生意的方式。「可持續性不止關乎食材,還關乎你如何經營、使用的材料,以及你如何對待員工。我們確保員工獲得良好的薪酬、合理的工時、被善待,亦會得到充分的支援及培訓提升技能。」亦因此,Roganic 培養出忠誠和充滿熱情的團隊。「幾乎所有為我工作的人都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這反映在我們的出品之上,很多同事離開後發現外面的不濟,又重回我們的團隊了。慢慢地,培養出非常有經驗且專注的工作團隊,而這種 DNA 貫穿我們全球的所有業務。」團隊成員有機會被派往 Rogan 的海外餐廳,例如布吉的 Aulis Phuket、馬耳他的 ION Harbour by Simon Rogan,以及由 Adam Caterall 主理的香港 Roganic。所有廚師都在行政總廚 Oli Marlow 的悉心指導下工作。

隨着他不斷創新與啟發他人,有一件事始終不變:他對新鮮本地食材的支持以及對創造難忘用餐體驗的重視。「這是一場持續不斷追求的旅程,你必須非常熱愛且堅定,並且永不滿足於現狀—這正是『好餐廳』與『卓越餐廳』的區別。」Farm-to-table 已成為飲食世界的關鍵詞,Simon Rogan 作為先驅,不僅擁抱這一理念,更將其視為他烹飪的核心。透過 Roganic Hong Kong 的成功,正好證明了這個理念即使在繁華的大都市中心,都可以茁壯成長。

**Follow us on: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