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專訪村上隆:Monogram 上的藝術哲學

ELLE HK

發布於 04月24日23:36 • ELLE.com.hk
▲ ELLE.com.hk
▲ ELLE.com.hk

在3月完結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一道奇異的風景吸引着眾人眼球,走進巨型的金屬行李箱內,是看似繽紛的幻想世界——那是Louis Vuitton展出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一系列的藝術作品。藝術家更親自來到香港,暢談與品牌合作的點滴,以及對當代藝術創作的一些思考。

▲ ELLE.com.hk
▲ ELLE.com.hk

對時尚一無所知的「宅男」藝術家

村上隆與LV的緣分,始於2003年由時任創意總監Marc Jacobs的牽線,逾20年後他們再度合作,更顯得這次巴塞爾藝術展的回顧別具意義。「Marc邀請我合作時,正是推出Stephen Sprouse塗鴉系列後,時尚界深受『藝術聯乘』刺激的時候。來自巴黎的奢華品牌顯然從未與紐約街頭藝術有過任何交集,所以看起來非常新鮮而狂野。」他續說:「這時候,Marc邀請我翻新LV Monogram,並解釋裡面的花紋其實源自日本家紋的圖案。」結果,出自其手的彩色monogram手袋成為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經典,後來他甚至成為第一個透過動漫風格圖案更動品牌monogram作品的合作藝術家,讓「村上隆」在時尚圈中成為炙手可熱的名字。他笑說:「而當時的我對時尚可謂一無所知,我總是穿着T裇短褲,是個鍾情動漫和星戰的宅男啊!」

▲ ELLE.com.hk
▲ ELLE.com.hk

Left: Takashi Murakami, Flower Ball, 2009
Wool, Louis Vuitton Collection
Right: Takashi Murakami, Superflat Jellyfish Eyes 1, 2003, 200 x 397cm
Silk, aluminium and wood,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一個「宅男」藝術家跨刀為時尚品牌設計出殿堂級經典,只能說,創作大概總是殊途同歸,即使身處所謂商業世界,有創作力的人同樣能創造偉大作品。雖然村上隆說,當代藝術家創作不一定考慮觀者如何看待作品,但回顧藝術史時,他發現:「其實創作與商業的距離比我們想像中更接近,無論是米高安哲羅(Michelangelo)還是達文西(Da Vinci),他們為委託人創作;直至19世紀,創作才與商業分家,所謂『藝術獨立』的理論其實是非常近代的想法。」這也婉轉回應了一眾藝術界保守主義者對他的批評,儘管他說:「我很明白,我的立場(在藝術界)是小眾的。」

▲ ELLE.com.hk
▲ ELLE.com.hk

「超平面」美學再回歸

一直以來,村上隆的創作風格都被冠以繽紛、燦爛、可愛等形容詞,惟他在千禧年代的「超扁平宣言」(Superflat Manifesto),早就論述更富歷史與文化社會意涵的批判。所謂「超扁平」,可從字面意思看,是日本以至亞洲美學的共通點,以平面視覺演繹影像,有別於西方文藝復興藝術講究立體透視(perspective)與遁點(vanishing point)的再現方式。更抽象者,大概也扣連空洞、平面、重複的消費文化。

▲ ELLE.com.hk
▲ ELLE.com.hk

Marilyn Trunk in Monogram Multicolore canva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akashi Murakami, 2007
Coated canvas, wood, leather, brass
Louis Vuitton Collection

因此,村上隆說:「『超扁平』並不一味是正面的東西,這種風格源自戰後,反映日本戰敗後的某種狀況。」他笑言:「像我們這一代的藝術家,都在創作一些視覺上非常突出的影像,但內裡呈現的,是一種強烈、深層次的憤怒,某程度上跟英國的龐克(punk)有點相似,只是日本人比較靜。」如今這種「超扁平」風格,似乎隨着繽紛燦爛的圖像再度回歸,甚至再度成為「潮流」,或許也是某種集體意識的反映?仍有幸村上隆的作品依然在這個時代,陪伴我們繽紛地糜爛。

**Follow us on: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