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淪落人》導演陳小娟事隔 6 年,帶來新作《虎毒不》,並由談善言擔綱主演,帶領觀眾走一片新手媽媽的艱辛之旅。如果說《淪落人》是清新與希望,《虎毒不》則是完全相反,它沉鬱而悲痛,以可謂「沉浸式體驗」讓觀眾感受產後抑鬱之苦痛。當中無論是鏡頭語言、美術配樂都上乘,而談善言更成為了這個故事的最佳敘事者,演技無可挑剔,更憑此入圍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但《虎毒不》這作品帶來的苦痛,也絕對是對觀眾心臟的挑戰。
新手媽媽的艱辛之旅
《虎毒不》是《淪落人》導演陳小娟的新作,同樣關心社會被忽略的一群,而今次的主角就是新手媽媽。故事講述新為父母的淑貞(談善言 飾)與阿偉(盧鎮業 飾)是勞動階層,與阿偉父母同住。但因為 BB 的出生,大大增加淑貞心理與生理壓力,身邊的家人卻似乎不體諒她的苦況。
首先她希望繼續上班,所以將 BB 交予奶奶照顧。然而奶奶與她的照顧方式不一樣,令她飽受壓力,決心要另找保母。另一邊廂,丈夫阿偉又似乎對她的情況不體諒,無論 BB 有任何需要,都是由她獨力支撐。結果身心受壓之下,加上產後抑鬱症發作,令她走上更絕望的道路。
談善言演技巔峰之作
談善言憑《虎毒不》獲得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並得到前輩黃秋生的公開稱讚,令她成為入圍者中不能忽視的力量。事實上,作為未當過媽媽的女演員,她的演出極具說服力,令觀眾全身投入到淑貞的世界,體會到她每種情緒與難處,可見她的演出,絕對是電影的最大亮點。
其中一幕,講到她四處尋找麵包店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仍然想繼續追尋夢想,是展現出女性在「媽媽」以外的身份認同,引發女性觀眾的共鳴。在談善言的演繹下,淑貞堅毅亦不失柔情,掌控各種角色情緒有致,並在最悲慟之處具爆發力,深深牽動觀眾的情緒。
同樣地,配角盧振業、馮素波亦適當地襯托出淑貞的變化,演出寫實而具生活感,尤其是盧鎮業,與談善言是一對絕佳組合,二人隨着對方的演繹程度而配合,令人十分信服他們是一對真實的夫妻。雖然在淑貞的眼中,阿偉是一個「壞人」但其實觀眾並不會討厭他,反而在他身上,找到很多新手爸爸的影子。
比較可惜的是,除了女主角,其他角色的描寫都比較平面,例如奶奶就一定不體諒他人,丈夫也是傾向自私,老爺也不理事⋯⋯但這些人都較功能性,欠了血肉與令人理解之處,結果令整個故事,都是線性地講述女主角遭受所有人的不體諒對待,反而令整個故事過度主觀。
真切感受苦痛,看不見一絲曙光
在《虎毒不》中,明顯見到導演的功力更進一步,善用鏡頭語言、美術配樂來敍事。例如拍攝女主角做麵包的過程,其實表達到她的勤勞堅毅。而且兩位主角經濟環境不佳的設定,也絕對比設定為中產家庭,更容易令人感受到他們要承擔起一頭價的壓力。
《虎毒不》的整個氣氛是一路往下沉,就像將觀眾漸漸拉入水底,直至窒息死亡。雖然偶然都感受到 BB 帶來的喜悅,但整體而言,都是氣氛沉重。比較紓壓的一幕,是講述女主角與自己媽媽區嘉雯表露心聲,媽媽的愛帶給她安慰,慰藉了她在老公家中所受的壓力。
是過度自我的怨曲,還是產後抑鬱的沉浸式體驗?
很大程度上,觀眾都像女主角一樣,看不見一絲曙光,心裏一直被壓着,帶來不容易消化的觀影感受。但有不少網民認為,對女主角的選擇感到不解,例如很堅持產後立即投入事業,不願意在 BB 較大後才發展事業,也不領情丈夫表示承擔家庭的一番好意,她面對丈夫似乎沒有相讓地步,缺乏磨合溝通。
女主角淑貞的堅執,從而產生出壓力與抑鬱情緒,可謂相輔相成。而縱觀編劇對她的描設定,感覺有很多對這個題材的抱怨情緒,而沒有其他客觀角度或眼光。簡單而言,淑貞沒有放過自己,編劇也沒有放過淑貞。當然這亦是編劇的創作與選擇,或許她希望以最悲觀的情緒去呈現這個故事,讓人感受到新手媽媽的最艱難之處。
《虎毒不》的沉鬱與悲痛,可謂產後抑鬱的「沉浸式體驗」,帶給觀眾一段難以呼吸的旅程。如果這是導演希望觀眾所感受到的情緒,也算是非常成功,因為其功力深厚,令到場內每一個觀眾都異常投入在這個故事之中,而在陪伴淑貞的這段黑暗之舞中,各人自有不同領略,比較顯然的是要多關心身邊人的情緒變化,切勿關愛得太遲。
**Follow us on:
- Facebook: harpersbazaarhk
- Instagram: @harpersbazaarhk
- YouTube: harpersbazaa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