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保育廣東話|回流港人自資開發「睇得明嘅粵拼」 為移民後代建「尋根」工具

集誌社

發布於 03月21日11:02

「我哋應該點樣 X 人?因為我哋手寫嘅時候係門字加個小,但依家上網、連登會係尸字中間一個吊字,我哋幾時轉過?」粵語拼音字體軟件 —— 「Visual Fonts 是像字體」創辦人 Jon 或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廣東話被譽為最難學語言之一,有人說是在於九聲六調、有人說是在於與西方語言的不共通性、有人說是有音而無字。 Jon 花兩年潛心「造字」,由下而上建立「睇得明嘅粵拼」,除了讓有意學習廣東話的人得其門而入、也希望讓移居外地的未來港人有「字」可依。

廣東話被視作最難學的語言,Jon 指其中一個原因是缺乏系統化的學習材料,他於是自資開發字體軟件。
廣東話被視作最難學的語言,Jon 指其中一個原因是缺乏系統化的學習材料,他於是自資開發字體軟件。

外籍人士難用「一碗細牛腩麵」記九聲六調

Jon 曾是國際學校教師,約八年前首次在一個課外活動中教一群外籍學生說廣東話,備課時便難倒了這位化學博士 —— 粵語拼音以字母標記發音、以數字標記聲調,應如何教識外籍學生將這些字符與聲音配對?他很快發現以歐洲語言為母語的外籍人士,拿著附有粵語拼音的歌詞竟可以粗糙地跟唱,但如何讓他們在課外活動的短時間內學會廣東話的九聲六調,成為一大難題:「我哋可以用『一碗細牛腩麵』嚟記(九聲六調),但對住一個連牛腩麵係乜都唔知嘅人,佢哋無嗰個 context …嗰啲 12345 對佢哋嚟講冇乜意義。」

同樣的問題,Jon 的阿根廷籍妻子在接觸廣東話時亦遇到。這一道教學的難題,讓 Jon 開始思考廣東話學習的難處。「Cantonese is referred to the hardest language(廣東話被認為是最難的語言),但我唔覺得語言特別難,而係我哋有好多嘢缺乏。」

Jon 開發的軟件,用戶使用後會在中文字上方顯示粵拼的聲母韻母、聲調、平仄等,讓閱讀者更易發音。
Jon 開發的軟件,用戶使用後會在中文字上方顯示粵拼的聲母韻母、聲調、平仄等,讓閱讀者更易發音。

由下而上建立「睇得明嘅粵拼」系統

缺乏從上而下的系統學習材料,是 Jon 心目中學習廣東話的缺失之一。於是自稱「幾十年無寫中文」的他開始著手研究粵語拼音,2022 年起花兩年時間製作粵語字體工具 「Visual Fonts 是像字體」,嘗試由下而上建立學習系統。Jon 形容字體工具如同一副看進粵語世界的「神奇眼鏡」: 用戶在編輯的文件上套用該字體後,中文字的上方會附有粵語拼音,除了以數字標示聲調,還會以線條標示高低平仄,讓閱讀者更容易發音,編寫廣東話教材者亦不再需要自行查字典找讀音。他形容字體如同「基礎建設」,為將來更系統化的粵語教材設計做好準備。

廣東話會因語境而改變讀法,外籍人士不易掌握;軟件能套用在網頁、 Spotify 以至 YouTube,用戶設定後字幕將顯示廣東話拼音,方便學習者跟讀。
廣東話會因語境而改變讀法,外籍人士不易掌握;軟件能套用在網頁、 Spotify 以至 YouTube,用戶設定後字幕將顯示廣東話拼音,方便學習者跟讀。

不少人自學一門語言未必會直接看書,但會由看電影、電視節目等影音娛樂入手。Jon 笑言,如要用同一套方法學粵語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呢單嘢唔係我跟開』、『這件事情不是我負責的』,翻譯過後冇一個字係相同(對應)。你睇住法文字幕聽西班牙文,其實可能仲相似過廣東話同書面語。」Jon 因此把適用於網頁內容的字體,擴展至音樂軟件 Spotify 及影片串流平台 YouTube,雖暫未能為書面語字幕「翻譯」,但用戶經簡單設定後,廣東話字幕上可顯示拼音,讓學習者嘗試跟讀。

粵語字詞會因語境、分詞而改變讀法。Jon 開發工具時要花不少時間人手處理分詞,如「香港地」和「香港地區多雨」,兩個「地」字讀法便會不同;軟件要懂得因應情況即時更正拼音標示,圖為 Jon 的筆記。
粵語字詞會因語境、分詞而改變讀法。Jon 開發工具時要花不少時間人手處理分詞,如「香港地」和「香港地區多雨」,兩個「地」字讀法便會不同;軟件要懂得因應情況即時更正拼音標示,圖為 Jon 的筆記。

土法煉字 2.9 萬字庫、3.9 萬個讀音

廣東話學習的另一困難,是字詞會因應語境而改變讀法:一「行」字、「行」人、銀「行」,已是三個不同的讀法。規則繁多之餘,好多時更是「無得解」:拖鞋和波鞋同樣是指鞋子,為何日常使用時讀音會不同?「仲有一些比較怪嘅例子,譬如『區議員』,但係當個議員姓『區』,咁點算呢?」

不時記掛「造」字,搭車期間偶有「靈感」,Jon 會先把詞彙記在手上,之後再轉到自製的筆記。
不時記掛「造」字,搭車期間偶有「靈感」,Jon 會先把詞彙記在手上,之後再轉到自製的筆記。

這些問題同樣令系統開發變得困難,自學寫程式的 Jon 於是土法煉「字」,逐一檢查、查核和更改分詞,至今完成約 2.9 萬字共 3.9 萬個讀音,他說足以涵蓋大部分廣東話會讀出的字詞。現時軟件可以因應用戶輸入的字詞,配合前文後理即時更正拼音的標示,亦可以手動更改。字體軟件亦附有如「字典」般的功能,內置三千多英-中詞彙,輸入英文字後可被「翻譯」成廣東話漢字:一般字典會顯示「monkey」為猴子,在 Visual Fonts 中則會顯示為「馬騮」。

煉「字」過程中,Jon 要選擇漢字單獨出現時「預設」讀音。他舉例「陶」可讀為「搖」或「圖」,而早期的字典會標示主要讀音為「搖」,但已與現實使用情況有出入,故他選擇設定為「圖」。
煉「字」過程中,Jon 要選擇漢字單獨出現時「預設」讀音。他舉例「陶」可讀為「搖」或「圖」,而早期的字典會標示主要讀音為「搖」,但已與現實使用情況有出入,故他選擇設定為「圖」。

兩度申社創基金被拒因「不易看到社會價值」

造「字」不易。Jon 的字體只要付費一次便可買下永久商用權,而且涵蓋未來的一切更新版本。但他在軟件開放下載的初期便設立免費渠道,供有經濟困難的用家下載使用,結果軟件的首個版本 2023 年推出至今,有約 1200 人下載使用、僅得 200 人付費;Jon 曾就項目申請社創基金兩度被拒,原因之一是「not easy to see the social value」(不易看到社會價值)。

申請社創基金被指「難見社會價值」遭拒。過去兩年,自學寫程式的 Jon 兼職教舞、全職「造字」;軟件推出以來 1200 人下載使用,有 200 人付費。
申請社創基金被指「難見社會價值」遭拒。過去兩年,自學寫程式的 Jon 兼職教舞、全職「造字」;軟件推出以來 1200 人下載使用,有 200 人付費。

但他未曾放棄,Jon 現時在妻子的舞蹈教室兼職教舞,其餘時間潛心「造字」。投入大量時間心力,全因粵語字體在他心目中的 social value,除了為嘗試入門者提供工具,還是為移居外地的港人提供尋根的方向:「我覺得(移民)家長要求小朋友學一種佢哋暫時覺得冇用嘅語言,係徒勞無功。」 Jon 說孩子在外地失去學習廣東話的動機和語境,但當他們開始懂事,或會問自己其實來自哪裡?「我哋可以做好準備,畀佢哋幾年之後想學就可以學。」

Jon 自言「幾十年無寫中文」,為教學開始研究粵語拼音,他的書房不乏相關書籍和自製筆記。
Jon 自言「幾十年無寫中文」,為教學開始研究粵語拼音,他的書房不乏相關書籍和自製筆記。

英、加生活廿載回流深耕保育母語

Jon 說文字是粵語的載體, 當載體不存在或消失,語言也會隨之逐漸消散:「有人問,我哋應該點樣 X 人?因為我哋手寫嘅時候係門字加個小,但依家上網、連登會係尸字中間一個吊字,我哋幾時轉過?咁係因為前面嗰個係香港特定字,好多字體打唔到,於是只可以換咗個方法 X 人。」

X 人事小,Jon 擔心的是人們與更多香港特有字、甚至香港的語言漸行漸遠:「一個字打唔入、輸唔出,咁喺現代社會基本上就唔存在。」無法輸出的中文字會在螢幕上化成一個個空心的方塊,網民們為了不讓那些空白阻礙表達,便會用其他字取代—— 用「口的」代替「啲」、「o既」代替「嘅」、「車立」代替「𨋢」…… Jon 說時至今日我們仍可用鍵盤輸入、這些字仍能顯示在螢幕上,是多年以來集眾人之力、將香港獨有字納入各個中文字體的結果。如今他加入成為深耕的一分子,雖說不擅表達感受,但說著造字,興奮和自豪之情滿溢。

在海外生活廿載後回流,Jon 自認是香港人,憂心越來越多人與香港特有字、語字漸行漸遠。
在海外生活廿載後回流,Jon 自認是香港人,憂心越來越多人與香港特有字、語字漸行漸遠。

16 歲考畢會考過後,Jon 先後在英國、加拿大生活二十餘年,近年才因照顧年長的家人而回流。訪問期間他偶爾會「轉 channel」以英文表達,以廣東話受訪,語速則明顯慢了許多。他自言剛回港時,「長」度、「長」輩兩個讀音都會誤用。但他說自己的身分認同仍是香港人、甚至沒有外國護照,問他原因,一如為什麼「拖鞋」和「波鞋」發音不同——無得解。

Jon 盼透過開發工具,改變學習和應用廣東話的生態,為移居外地下一代提供尋根的方向;目前已有人使用工具製作粵拼童書、為影片加粵拼字幕,以至作教育和推廣廣東話用途。
Jon 盼透過開發工具,改變學習和應用廣東話的生態,為移居外地下一代提供尋根的方向;目前已有人使用工具製作粵拼童書、為影片加粵拼字幕,以至作教育和推廣廣東話用途。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