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打邊爐最重要是有爐,那拍電影最重要是什麼?拍齣好戲可能要好導演、好劇本,但有資金才拍得成電影。融資方法多樣,電影公司投資、影展基金,又或政府斥資的電影發展基金、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倘若諸路不通,路不轉人轉——昨天(17日)上映的《搗破法蘭克》藉眾籌而成。眾籌會是港產片新去路嗎?問編導蔡康凝會否再眾籌拍電影,他的答案是:不會。
投「首部計劃」不果 未獲投資者肯認
喜歡電影可安於做觀眾,蔡康凝偏偏想拍一部自己的電影。辭去銀行工作後,從加拿大回流香港,2018年參加香港電影導演會大師班,導師是陳果。大師班後,蔡康凝構思《搗破法蘭克》劇本,陳果一直給予意見。劇本曾投首部劇情電影計劃,未果;後來入圍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的「發展中項目」(IDP),但在融資平台未獲投資者肯認。2022年4月,蔡康凝在內的YouTube頻道16:9已營運一年,頻道主打短劇,其演員亦散見於香港影視,那時《搗破法蘭克》項目在眾籌平台面世,目標籌得250萬港元。翌月眾籌成功,預估2023年6月交貨——最終電影在2025年4月上映。
蔡康凝首部電影是去年上映的《敗走麥城》,在加拿大取景,他聯同兩名導演各拍一段短片,3段短片再剪成一部電影,預算僅約100萬港元。至於《搗破法蘭克》,有別於香港新導演常見的人文關懷,他自言是一部搶劫片(heist film)—— 一群人組織打劫,如同荷李活電影《盜海豪情》和《寶貝神車手》。雖則打劫,「我覺得出發點都有少少人文關懷,但絕對不是一套人文關懷的電影。其實它(電影)講的那樣東西,例如貧富懸殊都很社會性,但用我喜歡的類型來包裝」。電影講述邊緣青年紀月(談善言飾)執行社會服務令時,聯同其他邊緣青年組織打劫小隊法蘭克,並錄下犯案片段上載至互聯網,期望成為打劫界KOL。法蘭克打劫一間找換店時,意外揭發富豪教會洗黑錢,恍如變成不同世代與階層對抗。
參考美港兩導演 計算「最低入場費」
獨立電影本質像抗衡大型片商的品味,眾籌拍戲亦早有先例。2014年上映的美劇Veronica Mars改編電影版,眾籌約570萬美元(約4446萬港元)製作。應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阿諾拉》同為獨立製片,其預算也不過是600萬美元(約4680萬港元)。在華語地區,2020年台灣導演魏德聖眾籌逾1億2976萬新台幣(約3100萬港元),作拍攝「臺灣三部曲」電影系列的資金一部分。然而計劃受疫情影響,改為製作動畫電影,至今仍未上映。2022年上映的香港紀錄片《憂鬱之島》眾籌150萬港元,佔一半預算,其餘資金為日本發行商投資、影展補助,以及導演、監製私人補貼,惟電影未能在香港公映。
蔡康凝表示,《搗破法蘭克》眾籌做法參考對象有二:美國影評YouTuber斯托克曼(Chris Stuckmann)及香港導演趙羅尼。斯托克曼的頻道訂閱數字目前約200萬,2022年3月宣布眾籌拍電影Shelby Oaks,僅用文字和短片講解概念,24小時內達成眾籌目標25萬美元(約195萬港元),最終超額,籌得逾139萬美元(約1084萬港元),2024年電影上映,比原定計劃遲一年。
趙羅尼曾拍首部電影《失蹤》,2021年公布眾籌電影計劃《堅尼地道殺人事件》,邀來影星黃秋生拍攝短片,目標籌得1000萬港元,最終只獲約319萬港元,項目告吹。款項遂退還贊助人,他亦轉向發展YouTube頻道「香城映画」。蔡康凝形容趙羅尼的取態是「all or nothing」,遂參考其個案,計算製作《搗破法蘭克》的「最低入場費」是450萬港元,並調整眾籌金額至250萬港元,「這250萬達標之後,其實本身只是啟動基金,還不知道能不能開戲。如果要成事,都需要另外一半(資金)。所以在眾籌達標後,花了兩三個月時間去找投資者」。
半眾籌半投資分擔風險 惟限制透明度
《搗破法蘭克》眾籌成功,說明有一定數目的觀眾支持,亦分擔投資者風險,蔡康凝說比起在融資平台時更易獲投資者青睞。一半眾籌,一半投資,看似兩全其美,「但是呢,經歷了這次眾籌,也發現不是那麼簡單」。
眾籌項目講求過程透明、按時間交貨,《搗破法蘭克》自2022年5月眾籌成功,原定2023年6月交貨,遲近兩年才上映,3年間消息更新不算頻密。蔡康凝說:「半眾籌的項目,其實我們的透明度是做不到那麼高。因為現在有很多持份者,或者parties已經多了,不是我們直接和backer(贊助人)單向溝通。我們(頻道)也是第一次搞戲,更加是第一次搞眾籌的電影,有很多事我們低估了,或者不認識。」
贊助人的角度又是怎樣?記者訪問4名參與《搗破法蘭克》眾籌的贊助人:Angel、M和K本身是YouTube頻道16:9的粉絲,因欣賞其出品,分別贊助160、300和600元支持製作電影;Kwok則是參與眾籌項目的常客,他表示難得看到本地項目,「似樣嘅會支持一下」,最終贊助600元。
Angel沒有跟進拍攝進度,但認為過程尚算透明,不時收到電郵通知消息。但是項目不斷延遲,已預計成果需時,甚至爛尾——倘若成真,她明言不會退款,當作支持頻道,但影響之後再參與眾籌的信心。M認為項目不斷拖延,而且缺乏跟進消息,磨滅其信心,「由收完錢到開拍(上映)真的用了3年,時間長不是問題,佢資訊不透明才是問題,要人踢一踢才講一講」。Kwok則表示「有通知嘅,老實講Kickstarter(眾籌平台)音信全無嘅project大把」。
2023年4月(眾籌翌年),《搗破法蘭克》團隊通知贊助人重新選角,並開放退款,惟未有解釋原因。眾籌時釋出的概念短片,由陳漢娜、郭爾君、戴玉麒和龔志業出演,重新選角後,轉由談善言、林家熙、岑珈其和楊偲泳主演。蔡康凝向記者透露,概念短片早在參與融資平台階段製作,供投資者了解電影概念。然而2022年5月眾籌成功後,兩名演員陳漢娜和郭爾君辭演,「那時候沒有了兩位女演員,我們也在想是不是真的會開戲,先找投資者看看會不會還有機會走下去,眾籌之後兩三個月就找到了。之後大家平衡各樣東西,因為有部分人決定不參演,所以重新選角,推倒重來」。
贊助人:失概念片「青春味道」 但配樂有驚喜
對贊助人而言,只知易角不知內情。M曾想退款,惟參與金額小,考慮到手續繁複才打消念頭。易角影響K參與眾籌的信心,因為他希望看原有班底演出才參與眾籌,但認為新班底仍有值得支持的演員,所以當時並未要求退款,持觀望態度。直至2024年6月,K才要求退款,獲回覆指已過退款期,不接納其申請。Angel說易角不影響她參與眾籌,主要希望支持拍攝計劃。Kwok則表示開拍易角不是大問題,而且更喜歡看現時主演談善言。蔡康凝訪問時補充,倘若當時太多人退款,電影將無法開戲,退款後的差額終由團隊私人補貼。
另邊廂,2022年眾籌時,陳果陪同蔡康凝接受媒體訪問,並表示擔任監製;惟今年3月公布上映消息後,才發現監製不再是陳果。蔡康凝解釋,陳果在開拍前一星期仍給予意見,幫忙修改劇本,「如果我們本身籌了整個項目450萬(港元)的話,我們找阿果(陳果),其實他就可以完全掌控這件事。但是到了現在是一半一半,如果我們想阿果做監製,我們都需要出份糧給他,但是錢不夠,還有那時候阿果有很多其他commitment」。
贊助人於公映前,可抽籤參加優先場,4名受訪者皆看過電影成品。K表示,參與眾籌時預期電影在風格、劇情和演出上帶給觀眾新鮮感,但正式版本跟他想像中出入很大,譬如選角變成港產片熟悉的面孔。M看預告時,認為失卻概念短片中演員呈現的「青春味道」,「只可以接受,雖然最想看都是當初那4個(演員)」。不過看過成品後,K、Angel和Kwok皆稱讚演員演出。K和M認為配樂有驚喜,配樂使用本地饒舌歌手Novel Fergus、JB和獨立樂隊FIESTER的歌曲。K和Kwok早已預期製作受低成本所限,但認為劇本同樣有所缺陷。
對電影人來說,眾籌行政繁複;對觀眾來說,眾籌經驗各異。蔡康凝說:「如果要看到它(電影眾籌)是一條新的路,就必須要更加多人去試,但很困難。無論是Ronnie(趙羅尼)那次,還是我們這次,都遇上不同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如果有下一位有興趣這樣做,絕對應該找我們兩個去聊天。因為有很多我們走過的一些難關,我們會知道有什麼。我不敢說是一條新的路,即使有了《搗破法蘭克》,我也覺得沒辦法證明是一條新的路。」如果記者正是下一個想眾籌拍電影的人,他會跟我說什麼?如果對方十分堅持,他就會羅列眾籌拍電影遇到的優缺點,但第一句還是:「我會先說不好,勸退他。」
搗破法蘭克
現正上映
預告片:bit.ly/43BxQTC
文:嚴嘉栢
編輯:譚雅詩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