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Man僧揸筆闖星戰

明報

更新於 22小時前 • 發布於 18小時前 • 開眼 文化特別版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為《開眼》影封面照時,Man僧(曾偉文)擺出跟漫畫封面相近的甫士。(鍾林枝攝)
為《開眼》影封面照時,Man僧(曾偉文)擺出跟漫畫封面相近的甫士。(鍾林枝攝)

【明報專訊】「喂!畫漫畫好攰㗎喎,又搵得少,我畫多幾塊牆好過啦。」2022年,在漫畫《0課特工》的後記中,Man僧如此寫道。誰料《0課特工》獲得第一屆「港漫動力」——香港漫畫支援計劃金獎,在香港再版再版又再版,還銷往法國、意大利、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又被意大利迪士尼公司看中,一路遞往總部。不久後,Man僧收到為迪士尼IP創作漫畫的邀約。第一次,「去到四揀一,輸咗」,交出的畫稿被禁止公開(甚至禁止講出IP名字),努力宛如石沉大海;第二次,畫風靡全球的「史詩級IP」《星球大戰》(Star Wars),Man僧手中畫筆彷彿化身光劍(Lightsaber),伴他一路過關斬將——終於,「Star Wars Celebration 2025」在東京舉行,迪士尼官方公布香港漫畫家Man僧主理Star Wars: Thrawn(《星戰:索龍》)小說改編漫畫的創作。

背後的銀幕上,是自己的漫畫作品;身前的舞台下,是一眾「星戰迷」的尖叫與歡呼。站在舞台中央的Man僧心中浮起的是:「人哋問我做緊乜嘢,我終於可以同人講,我畫緊漫畫!」

Man僧同《星戰》與漫畫的緣分,都源於他成長的1980年代。「儘管那時香港電影都好好,但例如《異形》、《星戰》之類嘅科技嘢,香港做唔到」,Man僧說,對於當時的一班「𡃁仔」而言,去遊戲廳玩《星戰》卡帶、「功夫片就睇香港,特技片就睇荷李活」,都是種潮流。1980年代,亦是屬於港漫的黃金時代。黃玉郎的《龍虎門》尚在連載;馬榮成的《中華英雄》也橫空出世;還有王司馬的《牛仔》一展溫情。

港漫有得玩 但要據市場調整風格

時間轉眼過,《星戰》還在流行,港漫卻已式微。Man僧觀察到,當下世代的香港小孩似乎「對唔郁嘅嘢喪失咗興趣」,就算是有心看漫畫,也大多會選擇日本、美國,或者韓國的作品。市場縮細,就連在「港漫動力」拿到金獎的Man僧,也自言「畫漫畫搵唔到食」,另有份正職,做廣告策劃。Man僧憶起某次與其他香港漫畫家一起,攜作品去往「多人睇港漫」的馬來西亞參展。兩側日本漫畫的攤位人群熙攘,夾在中間的香港攤位卻少人問津,「彷彿有個防護罩防住,唔會有人入到嚟」。

在香港無市場,在國際少人知,當下的港漫仲有冇得玩?Man僧答,有,但要漫畫家願意根據市場調整風格。創作《0課特工》時,為迎合香港觀眾偏好日本漫畫的口味,他「連畫風都改埋」。是次參與到迪士尼項目中,擅長畫「動作戲」、想要刻劃光劍打鬥場面的Man僧,卻被指派到以不用光劍、以智勝武的反派索龍為主角的小說改編漫畫中。「眼可唔可以細啲?」「人物個鼻可唔可以長啲?」「唔可以太血腥」……光是看到便足以令創作者「激到爆血管」的眾多要求,加上時差、保密要求、長達兩年的籌備與可能被替換、被「hold一hold」的憂慮,與迪士尼的合作,實在不算輕鬆。幸好,迪士尼亦給予漫畫家不小創作空間,比如可以根據小說,在不做太多刪減之餘,自行創作漫畫劇本;書中「索龍解決咗戰鬥」的簡短文字,亦令Man僧可以自行想像和創作戰鬥場景。

Man僧笑說,自己是「為客戶服務入咗骨」的人,漫畫「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亦是種服務業」,若想走向更大市場,保持自我風格固然重要,了解市場需求、「做啲大眾嘢」、「主動去pitching(推銷)」也很重要,「王家衛在《旺角卡門》之前,都參與過許多商業片;李小龍都要去casting(試鏡)……漫畫家怎樣去casting?唯有畫幾幅。唔好覺得唔抵」。

望向眼前,咖啡店牆上是Man僧充滿童趣的壁畫;過去的《開眼》封面,有他寫實風的梅艷芳與金庸插畫;手中拿着是《0課特工》漫畫;還有他的筆記簿中記者的肖像畫……Man僧自言不算成功,但至少達成童年「努力就會被看見」的心願。還有許多香港漫畫家,尚未被看見,但仍在畫。對於港漫,Man僧想說:「是當你係一個nobody,當全世界都不知道香港漫畫時,對方冇心情去關注你嘅社會問題,而更想知道『你可以畀到我乜?』——唔好淨係自己鍾意,連手冢治虫都覺得,漫畫要賣得,就要有娛樂性、要畀大眾睇、人人都睇得明。」

文:王梓萌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IG:@fridaymingpao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特別版]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