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亞洲電影大獎︱《爸爸》劉青雲首封亞洲影帝 香港電影共奪4項成大贏家

娛樂 on LINE

發布於 03月16日14:59 • 二弟

《第18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禮,今天(16日)假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舉行,來自亞洲25個國家及地區共30部電影,角逐16項大獎。最終劉青雲憑《爸爸》首次奪得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印度電影《桑托什》(Santosh)的Shahana Goswami奪得最佳女主角,而最佳電影則是另一部印度電影、去年奪得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乘著光的幻想》(All We Imagine As Light)。

劉青雲憑《爸爸》首次奪得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他特別多謝戲中的一眾家人。
劉青雲憑《爸爸》首次奪得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他特別多謝戲中的一眾家人。
《破.地獄》朱芸編奪得最佳原創音樂。
《破.地獄》朱芸編奪得最佳原創音樂。

全晚16項大獎當中,香港電影共奪4項獎項,分別是《爸爸》劉青雲奪得最佳男主角,《九龍城寨之圍城》分別奪得最佳剪接(張嘉輝)及最佳美術指導(麥國強、周世鴻),《破.地獄》則奪得最佳原創音樂(朱芸編)。劉青雲憑《爸爸》首奪亞洲電影大獎的最佳男主角,他上台時表示:「好開心,《爸爸》係港產片。多謝翁子光畀我信念,多謝戲中嘅屋企人,妹妹好叻雖然佢冇提名,谷祖琳好好,蘇文濤好叻,佢有提名新演員,我從來冇提名過最佳新人,所以其實你好叻!」

印度電影《桑托什》(Santosh)的Shahana Goswami奪得最佳女主角。
印度電影《桑托什》(Santosh)的Shahana Goswami奪得最佳女主角。
台灣演員包辦最佳男女配角,其中李康生憑《默視錄》奪得最佳男配角。
台灣演員包辦最佳男女配角,其中李康生憑《默視錄》奪得最佳男配角。
楊貴媚去年繼金馬獎奪得最佳女配角後,再憑《小雁與吳愛麗》奪得亞洲電影大獎。
楊貴媚去年繼金馬獎奪得最佳女配角後,再憑《小雁與吳愛麗》奪得亞洲電影大獎。

印度、日本及台灣電影分別奪得3個獎項,其中台灣演員包辦最佳男女配角(李康生《默視錄》及楊貴媚《小雁與吳愛麗》)。另外,韓國電影獲兩獎,伊朗電影亦獲一獎,中國電影在競賽項目捧蛋而回,但亦憑《熱辣滾燙》奪得2024年最高票房亞洲電影。以單一電影來計,香港代表《九龍城寨之圍城》、印度代表《桑托什》及韓國代表《破墓》同獲兩個獎項,但最佳電影則是另一印度代表《乘著光的幻想》。

《乘著光的幻想》去年奪得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今次亦在亞洲電影大獎奪得最佳電影。
《乘著光的幻想》去年奪得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今次亦在亞洲電影大獎奪得最佳電影。

《乘著光的幻想》去年在國際影壇獲獎無數,其中奪得康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後,故事講述三個不同年紀不同性格的印度女性同樣在醫院工作,各自被不同的原因打破日常,最後一起踏上未知的旅程。電影以詩意的鏡頭捕捉印度女性在現代社會中的掙扎與省思,她們活在社會的框架下,流動的心隨城市景觀起舞—孟買街頭從未如此浪漫過。

役所廣司奪得「終身成就獎」,亦有親臨香港上台領獎。
役所廣司奪得「終身成就獎」,亦有親臨香港上台領獎。
吳慷仁笑指自己已是四十幾歲,不好意思奪得「新世代獎」。
吳慷仁笑指自己已是四十幾歲,不好意思奪得「新世代獎」。

至於較早前公布的其他獎項,包括日本影帝役所廣司奪得「終身成就獎」;張東健、湯唯獲「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吳慷仁獲「AFA新世代獎」;木村光希獲「亞洲飛躍演員大獎」。

湯唯獲「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表示囡囡亦有來港,最喜歡坐雙層巴士上面的前排。
湯唯獲「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表示囡囡亦有來港,最喜歡坐雙層巴士上面的前排。
張東健同獲「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表示希望與張栢芝謝霆鋒再合作。
張東健同獲「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表示希望與張栢芝謝霆鋒再合作。
木村光希獲「亞洲飛躍演員大獎」。
木村光希獲「亞洲飛躍演員大獎」。

亞洲電影大獎2025得獎名單:

最佳電影:《乘著光的幻想》(印度/法國/荷蘭/盧森堡)

最佳導演:吉田大八《敵》(日本)

最佳男主角:劉青雲《爸爸》(香港)

最佳女主角:沙哈娜戈斯瓦米《桑托什》(印度/英國/法國/德國)

最佳男配角:李康生《默視錄》(台灣)

最佳女配角:楊貴媚《小雁與吳愛麗》(台灣)

最佳新導演:桑蒂亞蘇里《桑托什》(印度/英國/法國/德國)

最佳新演員:栗原颯人《青春末世物語》(日本)

最佳編劇:穆罕默德拉穌羅夫《一念菩提》(伊朗/德國/法國)

最佳攝影:洪坰杓《哈爾濱》(韓國)

最佳剪接:張嘉輝《九龍城寨之圍城》(香港)

最佳音響:杜篤之、杜則剛《默視錄》(台灣)

最佳原創音樂:朱芸編《破.地獄》(香港)

最佳美術指導:麥國強、周世鴻《九龍城寨之圍城》(香港)

最佳造型設計:崔允銑《破墓》(韓國)

最佳視覺效果:佐藤史郎、小張泰洋《黑之牛》(日本)

2024年最高票房亞洲電影:《熱辣滾燙》(中國)

終身成就獎:役所廣司

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張東健、湯唯

AFA新世代獎:《富都青年》吳慷仁

亞洲飛躍演員大獎:木村光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