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性早熟兼開放,而他們在公眾地方上演「活春宮」的新聞時有所聞。早前在天水圍有兩男一女年輕人懷疑在停車場平台發生性行為,執法部門其後以涉嫌「作出有違公德的行為」拘捕涉案的兩男一女。有議員就此議題向《東呼即應》反映,批評「活春宮」的行為對香港形象造成極大影響,認為這與一些影片分享網站中不雅影片大量放送,致青少年有樣學樣有關。議員又指,雖然當局聲稱有加強執法,但到現在仍未見問題解決。香港性文化學會則指,時下青少年太容易接觸色情資訊,形成錯誤的性觀念。父母可以盡量建立良好親子關係,了解子女平日在互聯網看甚麼。
議員周浩鼎表示,青少年的「活春宮」短片在社交網站瘋傳絕對是有傷風化的,嚴重損害香港形象,亦反映社會風氣下滑。造成這一情況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本地性教育不足,以及包括YouTube在內的一類社交平台,不斷推送不雅的影片。周浩鼎指,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到青少年的心態,他們在看了之後可能會認為沒什麽所謂,因此有機會有樣學樣。
周浩鼎還批評,部分影片分享網站對色情信息缺乏監管,而政府在打擊視頻網站上的不雅影片,又未能有效解決問題。他又指,之前曾向當局進行過書面質詢,當局回應稱會加強執法力度,但這並不代表問題就得到解決。周浩鼎建議,當局可以善用AI科技,從源頭堵截不雅影片的傳播,強調不能僅依賴人工舉報來將視頻下架。他嘆指,這一屆立法會都快要完結了,希望政府能真的正視問題,否則也會牽連到社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香港性文化學會事工總監鄭安然分析指,這些現象是性解放文化的一個特徵,青少年將性視為純粹的娛樂,與愛、關係、承諾等脫鈎。除了文化因素之餘,鄭安然還認為,所有和性有關的事,很多時候都是表象,是在反映其他與性沒有直接關聯的事,如青少年的成長、個人價值、精神狀況等。他指出,青少年容易接觸到色情資訊和性暗示的短視頻,這些信息成為了他們的「性藍本」,塑造了他們對性的認知和反應機制;但其實很多色情資訊背後,都是演算法或是有利益牽涉而去製造的這些資訊。
此外,鄭安然提到,這些色情資訊背後的性哲學,都是潛移默化地影響青少年如何看待性,例如很多時會把性視為娛樂方式,自然可以是多個人一起進行甚至可以公開。青少年從小就這樣被灌輸之下,慢慢就會覺得性就是一種人際交往,反而會質疑是不是社會對性有禁忌。鄭安然還指出,青少年的孤單感、空虛感和壓力比以往更大,而他們輕易在手機中,能頻繁接觸到一些所謂的娛樂方式,容易尋找同伴一起開派對,即性派對。這種行為忽視了性背後強大的情感依附,可能導致青少年出現「沉船」現象,即愛上了本不會發展戀愛關係的性伴侶。
鄭安然建議,政府、學校和家長需要了解新一代使用手機的行為,知道他們在觀看什麽內容。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關鍵,這可以降低青少年的孤單感,避免他們過早在外界尋求愛,甚至通過身體接觸來減輕生活壓力,他認為這是從根源上處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