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輸入外勞三扒兩撥 議員:本地勞工反映連兼職都冇得撈

on.cc 東網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10小時前 • on.cc 東網

飲食業職工總會公布調查發現逾80%受訪僱員指公司有輸入外勞後,解僱本地勞工;另有逾90%反對輸入外勞。《東呼即應》就輸入外勞課題訪問議員及相關業界,有工會表示,接獲本地飲食業勞工反映,公司改聘外勞,很多本地勞工連兼職機會也輪不到,認為政府應研究本地勞工失業及工資變化。有餐飲業界則認為香港只能靠外勞填補人手短缺;另有議員則指可調整外勞與本地勞工的比例,保障港人優先就業。

多個行業一直大呻「請唔到人」人手短缺。政府在2023年9月正式推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截至上月底的一年半以來,勞工處已接獲超過12,600宗申請,並批出當中超過7,800宗,涉及5.4萬名外勞。運輸及物流局本月16日公布,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航空業(計劃)第3輪申請,結果34間公司,共2,206個配額申請獲批。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主席、議員林振昇表示,飲食業至今輸入逾2萬名外勞,包括一萬名廚師、8,000多名侍應及2,000多名洗碗工。不過,行業至今仍在聘請外勞,衝擊本地勞工市場。他說,收到多名飲食業員工反映,公司因聘請外勞而減少本地員工的兼職機會,舉例婦女原本晚上到宴會做兼職,時薪達150元,但最新時薪降至100至120元;更有廚師因外勞湧入而丟失工作。林建議政府應審視26個已放寬輸入外勞的工種,研究本地勞工的失業及薪酬變化,再考慮是否繼續擴大外勞輸入規模。

餐務管理協會會長楊位醒則認為,輸入外勞是解決飲食業人手短缺的必要手段。他指出,香港職業教育無法吸引港人加入飲食業,導致行業勞動力不足,擔心如不輸入外勞,將引致出品質素及服務水平下滑,最終令香港失去競爭力。不過他亦承認,內地勞工來自五湖四海,來港後需要協調生活方式,僱主亦需付出額外精力管理。

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則指出,香港現時約有5至6萬名外勞,僅佔全港340多萬勞動人口的約2%,比例遠低於新加坡(25%)及澳門(約三分之一)。他反認為,香港輸入外勞的比例仍有上升空間,但指保障本地員工優先就業仍是政策核心,並建議靈活調整外勞配額制度,目前輸入外勞須符合1:2的本地與外勞比例,但若某行業失業率偏高,便可將比例調整為1:3,從而增加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