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祭出的關稅措施除了震散環球金融市場,也引發新一輪資產配置大執位。近日多家大型國際金融機構轉軚看淡美股,並籲買中國資產。其中全球大型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直言,美國資產因特朗普強調「美國優先」而面臨極大風險,富瑞、德銀及駿利亨德森也向美股「放負」,甚或身體力行減磅美國資產。可見特朗普的關稅新政猶如搬石砸腳,損人害己,圍繞美元資產的市場震盪尚未完結!
要留意,今次橋水除了預期特朗普新政策導致當地經濟放緩、衰退可能上升,創始人達利奧也警告「正經歷一場百年一遇的大冧市」,涉及貨幣和經濟秩序崩潰,並建議外界可順應全球經濟危機,考慮做淡原油等資產。
橋水3位聯席首席投資總監Bob Prince、Greg Jensen及Karen Karniol-Tambour,在最新的內部通訊明確指出,當前環境可能出現「政策驅動的經濟放緩」,且「衰退機率正在攀升」,強調美股等資產風險溢價被嚴重低估,此前資金流入主要受益於美國經濟相對穩健的增長態勢,以及聯儲局靈活調整政策以應對經濟挑戰的意願,可如今這兩個因素已被特朗普的政策動搖。
德銀則將今輪美國股債雙殺與史上5次大跌市相比,指下跌幅度遠遠不夠,因觀乎過往美股最多曾跌56.8%,但今次標指只跌18.9%;又認為美國接下來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若然放緩,市場將啟動為新一輪拋售潮。該行推算,美元長期熊市已到,核心原因包括在美國出現財政與外貿的雙赤字下,全球對美國融資意願下降,另多國對美國資產持有量見頂及更為傾向促進自身經濟增長,都是導致美元向下的原因。
駿利亨德森據報因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考慮削減在美國資產的風險敞口,預計旗下客戶的10%敞口或管理資產,將由美國資產中重新分配,流入歐洲、中國、中東和拉丁美洲。富瑞的看法與駿利亨德森近似,建議增持中國、印度及歐洲資產,又稱美股已見頂,而美股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ACWI)的市值佔比於去年12月底達歷史新高後輾轉回落,情況與80年代的日本市場無異。
誠然,中國股市縱然獲得上述大行加持和祝福,實質經濟數據譬如內房市道是否鯉魚翻身,都是內地經濟會否回暖的關鍵指標。花旗和滙豐最新建議投資者增持內房股,認為政策支持及房企經營管理改善,均有望推動該行業盈利能力回升。
花旗認為,目前正是增持中國地產股的好時機,因資產周轉率和定價改善將推動股本回報率回升,並料稍後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應對地產業提供支持。滙豐則形容「內房危機過去,重新估值在前」,由於目前低利率、供應受限和信貸正常化等因素結合,內地樓市走向結構性復甦,深圳等部分城市復甦速度更快於預期。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預告周五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期限為一年期。計及月中到期的1,000億元MLF規模,本月MLF增量5,000億元續做,大幅高於上月。此外,人行周四也開展2,18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公開市場單日淨回籠275億元。人民幣兌每美元中間價周四升18點子,報7.2098。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