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無定向學堂:過渡性房屋 扶貧實驗 拓寬想像 迎新生活

明報

更新於 04月19日17:11 • 發布於 04月19日20:30
(左起)仁濟軒街坊Sunny、家庭能力顧問黃瑩、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青年發展及扶貧、人才及業界發展)應鳳秀、仁濟軒單位主管陳泳賢。(盧曼盈攝)
(左起)仁濟軒街坊Sunny、家庭能力顧問黃瑩、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青年發展及扶貧、人才及業界發展)應鳳秀、仁濟軒單位主管陳泳賢。(盧曼盈攝)
近年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推多重措施,除了過渡性房屋,還出台簡樸房方案和幸福指引等。就措施成效,坊間有不同聲音。(資料圖片)
近年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推多重措施,除了過渡性房屋,還出台簡樸房方案和幸福指引等。就措施成效,坊間有不同聲音。(資料圖片)
仁濟軒位於新界荃灣海興路15號(海興路及海角街交界),有212個單位,於2023年9月初開始入伙,預計營運年期約5年,首輪租住期為兩年。(網上圖片)
仁濟軒位於新界荃灣海興路15號(海興路及海角街交界),有212個單位,於2023年9月初開始入伙,預計營運年期約5年,首輪租住期為兩年。(網上圖片)
陳泳賢說基層街坊最缺乏的是自信,歌唱班好似是聯誼活動,其實供街坊對發展人生重拾信心。(盧曼盈攝)
陳泳賢說基層街坊最缺乏的是自信,歌唱班好似是聯誼活動,其實供街坊對發展人生重拾信心。(盧曼盈攝)

【明報專訊】本屆政府採用「精準扶貧」策略,停用「相對貧窮」貧窮線;最新一份《香港貧窮情况報告》已是2020年。坊間曾批評香港扶貧「愈扶愈貧」,而目前政府做法有多精準,亦仍未知。面對整體經濟疲弱、福利資源緊絀、簡樸房措施或將實施等因素,許多劏房戶面對巨大壓力。社會服務各持份者,除了繼續緊守崗位,還可以怎樣幫助基層家庭擺脫困局?有指目前推行的「過渡性房屋」問題多,難解決基層住屋問題,賽馬會則連同十多個社福組織看見機遇,在其中發起一次扶貧實證研究。

調整「農村脫貧模式」 城市應用

「我們見到香港貧富懸殊情况有加劇的趨勢,但是其實整體擺在社會福利的公共資源又不少。究竟是為什麼?」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青年發展及扶貧、人才及業界發展)應鳳秀(Winnie)說。美國「佔領華爾街」時高舉的口號「We are the 99%」,在當下香港可能要微調:史丹福大學的研究顯示,香港最富有的0.001%人口所賺取的收入,從1988年佔全港約17%升至2020年的55%。這篇報道的記者和讀者,大概都是「99.999%」。

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香港最新(2021年)堅尼系數為0.376,接近0.4警戒線。樂施會研究則顯示,去年第一季香港整體貧窮率達20.2%,逾139萬人處於貧窮狀態;最低及最高收入家庭月入中位數貧富差距,較疫情前2019年的34.3倍擴大至81.9倍。

港府就香港基層居住環境惡劣,自2017年與非政府機構合作,由後者營運「過渡性房屋」。這些臨時住屋項目曾被指存在不同問題,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總監、前規劃署長凌嘉勤與團隊的研究便點出其土地租期短、政府資助有限、偏遠地區項目入住率偏低,和有住戶在項目完結後重返劏房等缺點。惟對於Winnie來說,過渡型房屋是一條聚合了弱勢社群的社區,更有利扶貧服務介入。

他們發現,近年在國際扶貧計劃中,流行「Graduation Approach(農村脫貧模式,亦有譯:貧困退出機制)」,最早應用在發展中國家。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教授Abhijit Banerjee、Esther Duflo及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Michael Kremer,曾就這模式作接近醫療科學實驗模式的「隨機對照試驗」,認可它的成效。

這模式強調識別最弱勢社群、滿足他們基本需要、建立謀生資產、儲蓄能力、自我價值和提供技能輔導等。Banerjee等人的十年期追蹤研究顯示,這種模式的扶貧成效在服務介入後頭7年有上升趨勢,在傳統農耕收益以外的收入增加兩倍,整體收入增加三成,且效果持續至第10年。應用於農村的扶貧方法,能放在城市中嗎?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去年起撥款7.2億元,發起為期五年的「賽馬會躍見新生活」計劃(下稱:新生活計劃),把模式調整為「城市精準脫貧模式」,涵蓋25個過渡性房屋項目,預計涉及1.4萬個家庭。

「家庭能力顧問」持續介入 培訓技能、建立儲蓄

「我們以前都有做一些劏房戶的扶貧計劃,但是他們散落在不同大廈、單位內,很難建立社群網絡。過渡型房屋有個契機,他們搬進來,街坊可以互相認識,我們可以針對性辦活動和介入。」Winnie說。不同於農村脫貧模式案例,給貧困人口一頭羊、牛,或一把種子,新生活計劃嘗試為街坊培訓適合香港勞動市場的工作技能,和改善家庭發展。

Winnie從前是社工出身,多年來見基層市民看低自身能力。「他們很多都在炒散,覺得自己沒有什麼能力,有時候是貧窮限制了想像,覺得自己窮,是因為能力比別人低。」新生活計劃請專業人力資源顧問,為參加者分析個人才能和規劃職涯新方向。「我們經常有個例子,很多街坊做家務助理,時薪大概130至150元。但從事新工作,如斷捨離(整理師),學習這些技能之後,時薪或會變成300元。」有本來從事文員的參加者在計劃過程中,意識到講解能力不錯,獲推介至大館任兼職講解員,未來有望從事導遊。

新生活計劃同時在過渡性房屋區內設置社區共享空間,與團體合辦活動,亦設「家庭能力顧問」職位為每個參加計劃的家庭提供兩年支援,一同制定家庭發展計劃,資助每戶最高兩萬元實踐,例如支付再培訓課程,學習駕車、美容、咖啡製作和用電腦等。亦與銀行合作提供較高利息的儲蓄計劃,輔助建立投資習慣。

在荃灣海興路過渡性房屋項目「仁濟軒」擔任家庭能力顧問的黃瑩(Sharon)解釋,她和同事會邀請新住戶加入計劃,通常反應都正面,因為父母一般都想為子女成長和生涯及早打算。仁濟軒共有約200戶,約600居民;新生活計劃在參加者中挑選80戶作為「實驗組」,全面參與計劃活動,並在一定時間後與其餘僅參與部分計劃活動的「對照組」作對比,檢討成效。計劃主要檢視每戶中主要掙取收入的成員,各方面能力有否提升,如入息水平、就業能力、家庭關係和精神健康等。

Sharon說,新生活計劃處理家庭個案的方法,與她以往在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所用的不同。因為常駐仁濟軒,她能較長時間觀察、接觸各家庭成員,和理解他們的強弱項和關係,比起僅僅回應表徵問題(如夫妻經常吵架,便勸喻心平氣和)的做法更全面。新生活計劃與城市大學合作,為家庭能力顧問設立家庭能力框架,分為7項,包括「心」(關愛及同理心)、「富」(理財及創富能力)、「健」(身心靈健康)等;形成一個蜘蛛網圖,希望最終每家的能力都成最大的七邊形。

計劃一般會為參加者提供上述服務兩年,一來為驗證成效,二來為成本效益。Winnie說,「不再是一時做這樣,隔一段時間又做另外一樣,做很長時間,我們就嘗試用一個好有系統的介入」。但成效分析需時,Winnie說目前可透露的是有八成參加者開始有儲蓄習慣。

利用資源 組織活動紓緩壓力

當然,不論是何種扶貧模式,都需要有其他因素配合。扶貧協商小組(CGAP)及英國社會福利顧問公司Development Pathways成員曾分別撰文道,在農村脫貧模式之外,長遠扶貧仍仰賴整全的社會保障機制。

仁濟軒單位主管陳泳賢從前從事青少年服務,自去年4月調駐過渡性房屋。他在仁濟軒發起歌唱、結他、鼓和樂團訓練班,從而接觸住戶,建立關係,幫助他們紓緩壓力和建立自信。他也曾服務過劏房戶,在當區開辦歌唱班,但指在過渡性房屋做同樣的事,難度較低一點;他開玩笑說因為「住這裏沒得走嘛!」

街坊Sunny入住仁濟軒前,與三個子女在葵青區住月租7000元、僅100平方尺的劏房單位;搬到仁濟軒後租金約減半,單位面積大小增近一倍。她說除了住屋環境外,這裏鄰里關係和諧,又有職員舉辦不同遊覽香港的活動,去長洲和山頂等,為仍是新移民的她開闊視野;而孩子能有機會免費參加這裏的興趣班,是從前沒能力負擔的選項。仁濟軒首輪租住期為兩年,她會否擔心未來安家方向?Sunny說到時候再看看,目前正與Sharon商量怎樣才能建立儲蓄,以及學英文提升就業技能,希望從清潔員轉職銷售,「盡量做這段時間可以做到的事」。

的確,過渡性房屋有年期限制,項目約滿或租期結束,街坊便要搬走,只是基層住屋的臨時過渡方案。去年底記者採訪觀塘區劏房戶,多人表示不希望入住過渡性房屋後要「搬來搬去」。不過,陳Sir說起碼在居住期間,居所安全,不用怕老鼠、蟑螂和區內環境複雜。目前政府財政預算收緊,58間每年獲社會福利署撥款多於5000萬元的機構,要在2025/26起兩個年度,先後削減2%及3%撥款。陳Sir認為往後非政府的資助,如撥款新生活計劃的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未來對香港社會福利有關鍵作用。

「好現實,服務要做得好,是需要有資源。」就如歌唱班聽起來簡單,但不是每一個社工和團體都能有資源去做。賽馬會支持陳Sir組織音樂班,而街坊婦女及青少年參加踴躍,對他來說是一大鼓勵。「很多街坊剛來到(仁濟軒)的時候有很多壓力,因為照顧小朋友是她,上班掙錢是她,照顧家人也是她,沒有空間讓自己放鬆。我們組織活動,讓他釋放壓力,再慢慢建立社交、提升各方面能力。」輔以新生活計劃本身提供的活動,他對街坊將來搬離仁濟軒後的生活言樂觀。

文.梁景鴻

{ 圖 } 盧曼盈、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梁曉菲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