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4 月 10 日),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奪去五命,揭露 60 年舊廈消防設備失效、未遵辦消防安全指示 16 年,以及法業主席在同區搞無牌賓館等。一年過去,《集誌社》記者重返現場,觀察華豐大廈的變化。大火過後,法團去年底付 27.5 萬元維修,曾被燒焦的走廊牆身,今已髹上白油,走廊滿布閉路電視,走到後樓梯,仍見垃圾和家俬圍堵消防喉。
大廈看似「復常」,惟佐敦地標之一,「大隻佬」招牌下的勁力健美中心,被大火摧毀後,曾傳結業,至今未開門。勁力東主馬 sir 向記者確認,自己年事已高,43 年歷史的「鐵館」已無重開之日,他嘆道:「每次到佐敦,望着勁力的招牌,我眼裡都充滿淚水!」
大廈去年底錄逾 40 萬赤字 付 27.5 萬維修
記者於今年三月底重返佐敦華豐大廈,步入大堂,已難察覺燒焦痕跡,並有一名保安在大堂駐守。正門的展板貼了多張通告,包括法團的收支結算表,顯示 2024 年 8 月至 12 月,華豐大廈的總支出為約 123 萬元,並錄得約 43.8 萬元赤字。主要支出包括駐廈員工薪金 39 萬元、維修保養費用約 27.5 萬元、清潔費 19.1 萬元、法律及專業顧問費用 9.2 萬元,以及政府罰款 6.1 萬元等。
電腦桌圍堵消防喉轆
記者經後樓梯上樓,部分樓層的窗戶破損,牆上纏著大堆電線和網線。每一層都貼了「消防安全巡查專隊」的告示,指阻塞走火通道是刑事罪行。不過,記者走到六樓,仍見大批雜物堆積,在牆上的消防喉轆,被袋袋垃圾和電腦書桌等雜物「重重包圍」,梯級亦擺放了紙皮,難以靠近喉轆和滅火裝置。記者於 3 月 25 日向消防處查詢,昨日(9日)獲回覆指,收到查詢後巡查華豐大廈,未發現後樓梯有雜物堵塞或消防喉轆被阻塞的情況。
天花布滿天眼
記者走進去年大火的源頭一樓,置身 L 字型走廊,抬頭滿是天眼,彷彿處處被「監視」。經點算,一樓的走廊設置了七部閉路電視,並懸掛「CCTV 24 小時錄影」告示。
一樓和二樓曾經開設了七間賓館,因設施於火警受損,安全未達標,全數暫時釘牌,至今未復牌。不過去年七月,《集誌社》揭發,二樓的賓館 Toronto Holidays 疑於吊銷牌照期間「偷雞」營業。今次記者再到該處所,大門現貼了「private property」(私人物業)告示,當時未見人出入。
至於其他樓層,仍然是賓館林立,牌照事務處網站顯示,華豐仍有 27 間持牌照賓館,包括前華豐法團主席葉小紅經營的蘇杭賓館。
集誌社檔案|前法團主席葉小紅 區內經營「無牌賓館」 牌照申請已消失
去年四月,《集誌社》放蛇揭發葉小紅於華豐鄰近的鴻運大樓,在未獲批牌照之下經營「禧昌賓館」。近日,記者發現,牌照事務處網站的「正申領酒店/賓館牌照的處所」清單上,禧昌賓館的牌照申請已消失。記者以市民身份致電牌照處,職員指該處所目前沒有牌照申請,惟不便透露禧昌賓館屬自行撤銷或被拒發牌。《集誌社》 3 月 20 日向民政事務處查詢,民政署 3 月 28 日指正跟進,稍後會回覆。事隔 20 日,記者昨日再跟進查詢,署方表示要多約七日時間,才能回覆。
東主嘆年老 42年勁力健身結業
華豐大廈一樓的牆身髹了白漆翻新,部分單位有住客入住,醫館亦已復業。被指是大火源頭的天井清理乾淨,不再滿布雜物和煙頭,而燒毀的圍欄都已復原……大火痕跡消失,看似一切「復常」,但一樓的第一個單位,原本是經營 42 年的勁力健美中心,至今未有開門。
從大廈對面馬路觀察,勁力健美中心並無開燈,但大廈的外牆,依舊掛起「大隻佬」招牌。火災後,勁力曾傳出結業,東主馬宗蔭(馬 sir)一度否認傳聞。去年七月,記者在華豐遇見馬 sir,馬 sir 當時僅稱沒有裝修和復修,未回應會否重開。
至今年三月,馬 sir 對《集誌社》記者說,不會重開勁力,「我已 75 歲啦,而且舊式的鐵館已是夕陽,唔會再開啦,希望大家見諒!」
八十年代,美國健身文化,配合健美運動員兼影星阿諾舒華辛力加的電影效應,令健身熱潮席捲全港,俗稱「鐵館」的本地始祖樓上健身室陸逐開業,吸引大批港人成為會員。勁力由馬 sir 胞兄創於 1982 年,高峰時有 600 會員,健身愛好者塞滿中心,但連鎖健身中心的出現,令鐵館日漸息微,如今全港只餘數間。
見招牌仍泛淚 只道一句「問心無愧」
華豐奪命火,也奪去這個碩果僅存的鐵館,重啟無期。唯獨大廈的大隻佬招牌,繼續是佐敦地標。曾言勁力是人生依靠的馬 sir 嘆道,「每次到佐敦,望着勁力的招牌,我眼裡都充滿淚水。」問到他的近況,他只回答一句:「多謝關心!問心無愧!」
集誌社檔案|消防 84 次巡查 發 41 張通知書
華豐大火揭露舊式大廈的消防漏洞,防火設備受損,埋藏消防危機。《集誌社》向消防處跟進華豐大廈的消防狀況,處方回覆指,自大火後巡查華豐大廈 84 次,包括檢查阻塞逃生途徑、防煙門有否楔開或損壞的情況,以及大廈的消防裝置及設備等。
防煙門損壞 平均罰 2000元
處方就阻塞逃生途徑及楔開防煙門,發出 19 張「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亦已就其中四張未獲遵辦的通知書完成檢控,相關人士共被罰款二萬元。處方亦就防煙門損壞向該廈法團發出 22 張「消除火警危險通知書」,最終有九張未獲遵辦,並就其中四張向法團提控,相關人士合共被罰款八千元。
華豐大火之後,屋宇署公布該廈未有遵辦消防安全指示長達 16 年。消防處指,大火後該廈原有法團主要成員辭任,並選出新委員,為方便新委員知悉規定,消防處及後向該法團重新發出「消防安全指示」,而該「指示」至今尚未到期。
集誌社檔案|大火一年仍未遵清拆、驗樓令等 屋宇署頻檢控
華豐大火一年,記者翻查屋宇署網站,華豐大廈的個別單位,至今仍有 44 道未遵辦的清拆令,公用部分有一道未遵辦的清拆令,分間單位有 25 道清拆令未遵辦。此外,華豐的公用部分仍有一張由 2018 年發出的強制驗樓通知尚未遵辦;個別單位未遵辦 10 道驗窗通知,以及 9 道驗樓通知。署方陸續向涉嫌逾期未遵令的業主檢控,截至今年三月底,已作出 37 次檢控,並對五張未獲遵辦驗窗令的業主作出定額罰款。
記者向屋宇署查詢違令情況,署方回覆指,大火後,屋宇署同月就該大廈內 26 個單位及一個公用地方有違規及欠妥之處,發出 27 張清拆令;截至今年 3 月 25 日,署方已向其中四張未按時遵辦的清拆令,檢控業主。另外,署方向法團發出兩張修葺令,則已獲遵辦。
署方指,華豐的分間樓宇單位,發現有阻塞逃生途徑或間隔耐火結構不足的情況,署方於去年七月及十月,向 59 個有關單位的業主發出清拆令;截至今年 3 月 25 日,當中有 21 張逾期未遵辦的清拆令,署方已檢控業主。
6 張大火前發出清拆令未遵辦 兩張署方啟動代辦工程準備
至於大火前發出而至今尚未遵辦的清拆令,包括 6張涉及位於 16 樓僭建物及 1 張涉及閣樓僭建物的清拆令,當中一個單位業主提出上訴,個案正由建築物上訴審裁小組處理;另有兩張逾期未遵辦的清拆令,署方已檢控業主。其餘兩張清拆令,由於有關業主至今仍未履行命令,署方已啓動政府承建商進行代辦工程的準備工作,包括有需要時向法庭申請封閉令,並會在完成代辦工程後向有關業主追討相關工程費用及附加費。
署方亦於 2018 年就華豐大廈的公用部分向法團發出驗樓通知。署方指,法團於去年八月曾透過市區重建局轄下「招標妥」平台進行承建商招標,惟有關註冊檢驗人員其後辭任,法團於同年九月通過透過「招標妥」重新聘任工程顧問,以跟進所需修葺工程及消防安全改善工程。據署方了解,法團於今年二月已召開特別業主大會商討相關招標事宜,如發現工程欠進度亦無合理解釋 ,會適時考慮提出檢控。
另外九張個別單位仍未獲遵辦的驗樓通知,有三張已提出檢控,署方指會因應實際情況就餘下驗樓通知的相關業主提供協助,如發現欠缺進度亦無合理解釋,會考慮提出檢控。此外,就十張仍未獲遵辦的強制驗窗通知,當中五張由於欠缺進度及無合理解釋,相關業主將會被發出定額罰款通知書。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