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運動】跑步適可而止 過度操練致疲勞性骨折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發布於 04月14日01:10

熱衷跑步的你,可能一天不跑步都會周身不自在,但練跑練得太多,小心出現疲勞性骨折。台灣骨科醫生王大翊表示,疲勞性骨折經常被誤以為是肌肉痠痛、肌腱發炎或拉傷,但透過X光檢查,會發現一條細細的骨折線。如何預防、治療疲勞性骨折?

王大翊在台灣報章撰文指出,疲勞性骨折又稱壓力性骨折,是因為腳和小腿的骨骼重複性負重,造成骨骼產生小裂痕。疲勞性骨折引致的疼痛與肌肉酸痛相似,所以容易被忽略。

疲勞性骨折的發生原因,主要是骨頭重複性用力、過度疲勞,造成骨骼產生小裂痕,多數疲勞性骨折發生在腳的第2和第3蹠骨、腳跟、舟狀骨、小腿靠外側的骨骼,經常進行高衝擊力的運動,如長跑、打籃球、打網球、打羽球、跳舞等。

其他原因包括跑步時穿著不合適的鞋、訓練或技巧錯誤、跑在軟硬度不同的地面,也可能產生疲勞性骨折。

疲勞性骨折不是完全骨折,骨折線不明顯,通常發生2週內用X光檢查,看不出問題,需要照超聲波、電腦掃描或核磁共振才能早期診斷。

充分休息可自動痊癒

疲勞性骨折屬於最輕型的骨折,最重要是骨折部位獲得充分休息,當骨折處產生骨痂(骨折癒合的一個過程),期間不要負重,也能自動痊癒。但有些病人需要使用石膏固定骨折位置,再待骨折處癒合。但若疲勞性骨折沒有及時治療,骨折處可能產生脫位,便會增加治療難度,延長復原時間。

要預防疲勞性骨折,跑步前要做好適當防護,穿著合適的鞋,若跑鞋出現磨損,應該定期更換。平日增加重量訓練,強化肌肉,減輕跑步時對骨頭的負重量。

運動後應多伸展小腿肌,如身體面向牆,一隻腳的腳掌踩在牆上,來伸展這隻腳的小腿肌,另一隻腳如常踏在地上。又或用滾筒放鬆脛骨後方肌肉。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 Youtube 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