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總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刻來襲,尤其是當你正在異地旅行,對周遭環境不熟悉時,該如何迅速反應?無論是入住酒店、參觀博物館,還是在熱鬧的觀光區遊覽,謹記以下不同場合的地震自保救命原則!
入住前的準備
可查詢飯店官網或參考評價,優先選擇耐震的結構建築及低樓層房間,避免入住老舊或違規建築。
入住後的準備
先確認逃生路線,找到兩條以上安全通道;再檢查房間的安全區例如:堅固桌子、內側承重牆角落等,床邊備好手機、拖鞋、瓶裝水、手電筒等的應急物品。提前了解當地避難場所,或詢問櫃檯最近的開放空地例如:學校、公園等,增加逃生機會,亦可下載有地震警報功能的安全APP,留意當地天氣。
如果在房間內
假設不幸在房間內遇上地震,應躲到書桌或床鋪旁,形成「安全三角」,用枕頭保護頭頸,必須遠離浴室、玻璃幕牆等最危險區域。千萬不要立即衝向電梯或盲目往外跑,走廊隨時有墜落物。
如果在戶外景區
立即遠離有陡坡、懸崖、河谷低窪處及鬆散岩石區等地方,建議蹲在穩固的大石頭旁形成「防護角」或跑到空曠處蹲低。若在行山徑上,應盡量貼靠內側山壁,同時小心山崩落石,亦避免躲進抗震性差的仿古木結構建築。
如果在博物館
遠離玻璃展櫃旁、大型雕塑或裝置藝術下方、吊燈或投影設備的正下方等最危險位置,最好躲到小型展台之間的通道或靠近承重柱的角落。並迅速蹲下或坐下,用隨身手袋或外套護住頭頸,跟隨工作人員引導的統一疏散路線,切勿自行亂跑。
展館通道複雜,慌亂中易被掉落物擊中。切勿衝向出口,地震時自動門可能故障,反而受困於門框處,亦要避免躲進電梯或洗手間。
如果在搭乘交通工具
在地鐵的話,應緊握扶手,低頭防撞。等停靠後聽從指揮疏散,切勿擅自跳車
如果在的士裡,應避開天橋慢慢靠邊停車,乘客需抱頭彎腰,避免被安全帶勒傷。
如果在餐廳
最應該注意的是吊燈或吊扇墜落、餐具櫃的玻璃或瓷器爆裂飛濺、廚房煤氣洩漏、人群恐慌推擠導致人踩人。建議躲在堅固餐桌或收銀台下方,抓緊桌腳,用菜單或坐墊護住頭頸,遠離落地窗、開放式廚房及容易傾倒的自動販賣機。
**Follow us on:
- Facebook: elleOnlineHK
- Instagram: @ellehongkong
- YouTube: ELLE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