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廣交會有感

明報

更新於 04月19日17:11 • 發布於 04月19日20:30
第137屆廣交會4月15日在中美貿易戰陰雲下開幕。圖為4月15日會場人流。(新華社)
第137屆廣交會4月15日在中美貿易戰陰雲下開幕。圖為4月15日會場人流。(新華社)

【明報專訊】又是一屆廣交會。說實話,廣交會到今天已經舉辦到第137屆,在疫情之前的好幾年,廣交會已經沒什麽存在感,它就像是每年兩度會令廣州各大酒店訂滿、地鐵迫爆、路上塞車、的士大佬收錢收到手軟的「盛事」。每逢整數屆次會有中央領導到場,至於交易額、採購商數字,並不是很多人在意,甚至乎有人還會認為,全世界都可以在網上做生意了,廣交會有什麽意義?

或者是要失去才懂得珍惜,新冠疫情一來,不能正常出入境,無法舉行大規模活動,自然也沒了「盛事」,進出口亦大受影響。那時才知道,真的不能單靠網上。人和人,有時要線下見過面、握過手,才能判斷信不信得過,而信任,是貿易——尤其是跨國貿易的基礎。

而自從疫後重開,廣交會似乎也愈顯得寶貴:國門初啟,航班都未完全恢復,還有人願意來;俄烏戰爭,西方對俄禁運,廣交會像是突然憑空冒出許多俄商,也多了很多貿易服務小公司,聲稱可以提供盧布匯兌、物流運輸。今年的廣交會,俄羅斯人仍是很多很多,因為總是自成一格,所以很容易認出:雖然是金髮碧眼的西方樣貌,但身形壯碩、衣著不修邊幅,男士基本是統一「陸軍裝」,沒多少髮型可言,他們英文很差,但可以與前獨聯體國家的其他人講俄語。筆者今年還在一個波蘭進口商的展位上,見到波蘭人請俄羅斯人食朱古力——當時還想,沒有搞錯吧?俄烏戰爭中,波蘭不是反俄前線嗎?——但那俄羅斯人接過朱古力一口咬下,還說了句「спасибо」(謝謝)。

最新共同敵人

或者廣交會就是這麼個化干戈為玉帛的地方,沒人嫌錢腥,俄羅斯和波蘭,印度和巴基斯坦,大陸和台灣,這些在互聯網上顯得水火不容的政治實體,到線下變成一個個真人,還可以一起煲煙隊啤打邊爐。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在商言商」,有沒有「出賣國家利益」「將背歷史罵名」。

不消說,今年廣交會,大家更多了個共同敵人:特朗普。講真,以筆者多年觀察,這是從未見過的團結景象:本來最受貿易戰打擊的外貿企業,要麼表示「沒影響」,自多年前已經部署了供應鏈轉移;要麼表示「沒關係」,做好了要苦捱3至6個月的準備,觀望政策變化。

其實,只要外貿企業講得出「有困難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怪中國政府「為什麽沒有跪」,那麼中國便已經贏了。

對上一次全國範圍的危機便是新冠疫情,那時雖然也有共同敵人(新冠病毒),但大家在疫情發展的不同時期,或多或少對政府都有所不滿。而這一次,問題全都源起於一人——特朗普,不僅是中國,在其上台後受過氣的所有國家,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歐盟各國,都或明或暗地團結在「反特朗普」這面旗幟之下。

之所謂能團結,還是因為特朗普將關稅戰的戰線拉得太長,一下子得罪所有人。試想一下,如果特朗普一開始只對中國開徵關稅,其他國家未必有意見,說不定還會落井下石;但他先對加、墨兩大盟友開刀,然後各國「躺槍」,不但所謂「對等關稅」計算方式匪夷所思,連明明是美國貿易順差的伙伴(如澳洲)也被徵收。此舉不單將國家信譽「一鋪清袋」,將昔日舊友推向對立面。

這次,失去未必學得會珍惜,而是會帶起反思;失去了信任,不僅貿易無法開展,關係要再修復也很難了。

其他國家在政治和軍事上沒法與美國抗衡,但商人是很靈活的,可以私下尋找其他機會:巴西大豆供應商趁機對華增加出口,還藉中國對巴西免簽的東風,多做些其他生意;墨西哥希望招攬更多中國企業到當地投資以避關稅,但又要防止特朗普突然倒打一耙;法國和西班牙的紅酒出口商早在摩拳擦掌,等着擠掉加州紅酒的市場份額。

在廣交會上設有進口展展區,參加的企業分別來自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土耳其、韓國等,但他們不僅是要對中國出口,同時也能接觸世界各國採購商,換言之,他們只是借用了廣交會、借用中國作為結識貿易伙伴的地方,事實上有機會達成與中國全無關係的交易。他們便會對客人明言,同類貨品從中國出口,價格、運費加上關稅是如何如何,但若選我們作為供應商,成本便是如何如何……

大家都努力自謀出路,而無論如何,供應鏈都不會大規模回到美國去,貿易順差不在這個國家就在那個國家,苦的只是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如果中美之間遲遲不能達成協議,那麼過往銷售中國商品的店家很快便會面臨無貨可賣的境地,即使有也貴到離譜,美國消費者也很快會發現這個問題,而這一切又會全部賴到特朗普頭上。

已作更壞打算

時間拖得愈長,在美國的商品庫存量便愈低,「與中國達成協議」的壓力便愈大。特朗普早兩天又誇下海口,稱一個月內可與中國達成協議。此言一出,不消說又和「24小時內解決俄烏戰爭」一樣,大家聽聽就算,不用當真。就算中美團隊在這個月內真的有在接觸談判,中方也誓會將協議日期推到一個月後。

實際上,這個協議很可能幾個月都談不攏,如果中國企業都預計要捱3至6個月,那麼中國政府可能還作了更壞的打算。坦白說,對於特朗普的關稅戰,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開始、最認真準備的國家,若說在特朗普上一任期,中國還有點措手不及,但對這輪貿戰的綢繆可能在特朗普上任之前就已經開始。

「中國改變芯片原產地認證的那條規則,真的非常精準。」廣交會一名出口商對筆者說。

「這對你們有什麽影響嗎?」

「有影響,那我們就買不到美國的芯片了。」

「那怎麼辦呢?」

「其實我們早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了,所以也開始嘗試用國產替代。」

「效果怎麼樣?」

「開始還擔心不行,結果一看,發現還可以啊。」

文.余衡方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