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自 2023 年 9 月起推「夜繽紛」、「夜經濟」,到 2024 年 1 月宣布升級為「18 區日夜都繽紛」,由民政處及區議會提振地區經濟專責工作小組,推出一系列活動以刺激地區經濟。4 月初議員在特別財委會向政府查詢「日夜都繽紛」活動開支、成效等,局方指各活動涉及工作「由現有資源及人手推行,未能分開計算相關開支」;民青局長麥美娟又指同事「都是 multi-task」,不能「分割計算」工作時數和開支。
日夜都繽紛的成本是否真的「無數可循」?不能計算開支以評估成效?《集誌社》發現,多區民政處都曾透過「社區參與計劃」撥款予多個繽紛活動。翻查多區撥款結果文件,最少 42 個活動曾獲批撥款最少近 2800 萬;其中有 12 個活動獲批百萬撥款約 1428 萬,包括獲批 120 萬、稱有 1 萬人次參與的「閃耀東區夜飛龍」,而稱有 12 萬人次參與的「夜屯園」,最少三個項目合共獲批約 207 萬。
市道低迷,政府前年推「夜經濟」振興消費。兩年過去,假期前夕的廟街夜市,人流略有減少但尚算熱鬧;各區繽紛活動的成效又如何?
民青局:沒備存人流統計、沒開支分項
政府自 2024 年初推出多項「日夜都繽紛」活動,提振地區經濟,社會各界一直關注成效如何。4 月初立法會特別財務委員會,選委會議員林振昇和陳沛良、新民黨議員李梓敬向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查詢,各項活動詳情包括所涉開支,如撥款開支、人手編制支出,以及活動成效等數據。
當局回覆指沒備存各項活動人流統計,又指各項活動涉及工作由各區民政處「以其現有資源及人手推行」,故沒有相關開支分項資料,僅提供由 2024 年 1 月 至 2025 年 3 月的 69 項活動一覽;回覆又引述個別活動數字,如去年觀塘為期 23 日的新春夜市,累計有 80 萬人次入場,而為期 3 日的黃大仙元宵市集有 11.4 萬人次參與等。
麥美娟:同事 multi-task,不能分割計算人手開支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之後被傳媒問及,沒有實際數字、如何判斷活動成功與否時,指每項活動人流「都詳細在文件有交代」,帶動的效益相當高,過去已透過文件、接受傳媒採訪和查詢時交代。她又解釋「不能講到人手開支」,是因為局方、署方同事「都是 multi-task」,要兼做「日夜都繽紛」和區內不同活動、工作,「所以根本不能分割計算」有關工作時數和計算其他開支,但就未有提及為何不能交代其他撥款開支。
不過,即使撇除未能分割計算的「人工開支」,「日夜都繽紛」活動亦絕非完全「無數」;《集誌社》早前曾報道,民政處撥款 113 萬予九龍城工商業聯會舉辦去年的潑水泰繽紛,但獲外判的承辦商拖數爛尾。「完善後」區議會上任之初,民政事務總署向各區額外撥款 100 萬元,支持各區設置打卡地標或舉辦活動,不少項目都是透過「社區參與計劃」撥款。
最少 42 項目獲社區計劃撥款涉款 2800 萬
記者對照當局列出的 69 項活動,翻查 18 區民政事務處的社區計劃撥款結果文件,發現最少 42 個活動獲得相關撥款,涉款近 2800 萬;其中 26 項活動,民政事務總署或區議會工作報告、媒體報道有提及具體參與活動的人次。(詳見列表)
社區參與計劃撥款由民政處管理,旨在推動社區建設,一般涵蓋地區設施活動、與不同非政府機構合辦項目、地區康樂、體育、文娛活動等等。按 18 區計算,離島區是透過計劃撥款最多的區議會,4 項活動涉款 380 萬;其餘依次為有 5 項活動獲約 358 萬的油尖旺區、3 項活動獲逾 271 萬的大埔區、2 項活動批 240 萬的東區。
42 項獲社區參與計劃撥款「日夜都繽紛」活動
207 萬撥款「夜屯園」有 12 萬人次 逾 1600 人訪沙頭角
42 個繽紛活動中,有 12 個獲社區計劃撥款 100 萬或以上,涉款約 1428 萬。其中,屯門區的「夜屯園」在去年 4 月中,一連三晚辦美食攤位、藝術工作坊及音樂表演;活動三個項目獲撥款,包括用 25 萬作社交媒體和公開宣傳、三晚活動獲 120 萬、至於活動的霓紅燈裝置,亦獲 62.3 萬製作及展出至 6 月底。民政處其後向區議會報告,稱三晚活動保守計算超過 12 萬人次,平均每晚四小時活動有逾 4 萬人次進場。
綜合民政事務總署、區議會文件及媒體報道,不同活動的出席人次差異甚大。參與人數最少的,是去年 2 月在北區舉辦的「沙頭角元宵同樂日」;活動獲 57.5 萬元在兒童遊樂場,安排陸上龍舟、魚燈舞及舞麒麟等環節,以及派發賀年小食等。由於沙頭角禁區以配額形式開放予遊客,在民政處要求增加個人遊名額後,當日有 1624 名旅客到訪沙頭角。
灣仔流行共響節獲 120 萬稱 60 萬人次到訪
另外,離島區在去年 10 月在梅窩銀礦灣沙灘舉辦「周末礦熱」,活動獲撥款 100 萬,署方稱全日有超過 5000 名市民和遊客到場。但同屬離島區,在去年 2 月於東涌東海濱長廊舉辦的離島燈飾佈置展暨亮燈儀式、以及新年的「辰龍千燈園遊會」,亦各獲 100萬撥款,但就未能找到參與人次的公開紀錄。
至於聲稱參與人數最多的則為灣仔「流行共響節」,活動由民政處、灣仔區議會及利園協會籌辦,獲批撥款 120 萬作特色露天市集,署方曾在去年底指活動 5 日共錄得超過 60 萬人次到訪。
*集誌社檔案:「繽紛回憶錄」 灣仔海濱斷電、光劍技驚四座、泰繽紛拖數爛尾
回顧政府自 2023 年 9 月中啟動「香港夜繽紛」推動「夜經濟」,打響頭炮的是為期 16 日的灣仔海濱「藝遊坊」,甫開幕卻一度「斷電」熄燈,在 10.1*
國慶當晚亦被逼提早「落場」。12 月中,有由旅發局、油麻地廟街販商商會舉辦為期五個月的「廟街夜市」,設 32 檔食物攤檔,但首晚即有街坊投訴唱歌有噪音、唱歌者要「熄咪」離場。
到 2024 年 1 月,行政長官李家超將「夜繽紛」升級為「18 區日夜都繽紛」,由各區民政處及區議會推展項目,提振地區經濟、刺激經濟。去年有令人「技驚四座」的深水埗「光劍攻殼」;亦有被承辦商拖數、迫簽「折扣價」協議、限公園「攞籌」潑水的「泰繽紛」;去年底壓軸的繽紛活動,是葵青舉行的「除夕飄雪」,於青衣海濱長廊辦除夕晚會,「讓居民迎接美好新一年,提升幸福感」。
上述活動,開支如何?海濱藝遊坊由發展局免租提供場地、提供場地設置;廟街夜市由旅發局和廟街販商商會合辦,旅發局限期屆滿後已退場,由商會續辦營運小食檔。「光劍攻殼」活動中,由青年議會主辦的「 VR 體驗・光龍劍舞」獲批 10 萬撥款;潑水泰繽紛則批出 113 萬予九龍城工商業聯會;「除夕飄雪」則撥款 65 萬元予長康邨居民聯會。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