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陳小娟談善言同理心詮釋 《虎毒不》攤開母親的掙扎

明報

更新於 23小時前 • 發布於 19小時前 • 開眼 藝述速遞
丈夫外出打拼養家,妻子在家打點細務、照料嬰兒或道尋常,但對於放下夢想的淑貞(談善言飾)而言,每一個夜都無比漫長。(高先電影提供)
丈夫外出打拼養家,妻子在家打點細務、照料嬰兒或道尋常,但對於放下夢想的淑貞(談善言飾)而言,每一個夜都無比漫長。(高先電影提供)
家是永遠的避風港,但成為人母的淑貞(談善言飾,前)想向母親尋求安慰,對方卻要照料哥哥的小朋友,而母親對育兒的無怨付出也讓她自愧不如。(高先電影提供)
家是永遠的避風港,但成為人母的淑貞(談善言飾,前)想向母親尋求安慰,對方卻要照料哥哥的小朋友,而母親對育兒的無怨付出也讓她自愧不如。(高先電影提供)

【明報專訊】曾憑《淪落人》奪金像獎「新晉導演」獎的陳小娟,「沉寂」6年後帶來新作《虎毒不》,秉承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將目光投向另一個被看見卻未被充分理解的群體——新手媽媽。婆媳衝突、為了育兒放棄工作與夢想,當丈夫繼續以家庭支柱姿態示人,新手媽媽在沒日沒夜的照料中,好像逐漸找不回當初的自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表面看似消弭,暗地卻仍舊如影隨形。每一個獨自照料孩子的長夜過後,日光下似乎並無新事。

母職失能與自我萎縮的糾纏

電影圍繞基層新手媽媽淑貞(談善言飾)的育兒經歷開展:家住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難獲原生家庭的支援、本是心懷夢想的麵包師傅,但因育兒的牽絆被辭退,掙到的錢又和請人照顧相差不遠。陳小娟刻意選擇「邊緣化」情境使女性被迫犧牲的情况更深刻。

陳小娟說,自己在成為母親後,才明白成為媽媽意味着什麼,以及當中的困難,「就算我幾準備好,實際面對寶寶不斷哭鬧等時刻還是會束手無策,甚至有負面念頭」。她過往曾批判新聞中對孩子動手的媽媽,甚至覺得「搞唔掂唔好生」,親歷育兒困難後開始理解為什麼她們會走到這一步。自己以往作為女性都未能理解她們,更讓她覺得當代母親的故事需要被訴說。後來以資料蒐集和法庭聽審為基礎,逐步塑造出「淑貞」這個角色。

談善言說初讀劇本時並未完全理解角色的掙扎,但透過訪問不少媽媽、觀察網上母嬰群組的討論,那些孤立無援地餵奶、不被家人理解的經歷,都提供空間讓她想像淑貞的夜晚是怎樣的。產後身材改變、妊娠紋出現,淑貞作為新手媽媽的掙扎深植於育兒的壓力,亦關乎自我存在價值——為母職失能內疚的同時,卻覺寶寶出生後自己的存在漸告消亡,被母親的身分侵吞。談善言眼中,「淑貞是一個很普通的角色,連拍攝的都是生活瑣碎」,卻也正因平凡,更教人痛心。

上一輩可聽到新手的徬徨?

戲中聚焦淑貞作為當代母親的困境,與片中3位上一輩的女性——母親、奶奶與芬姨對母職的理解形成張力。3個上一輩媽媽到老年還在照顧小朋友,將畢生奉獻給育兒。婆媳因奶粉與母乳的育兒觀念產生衝突,淑貞辛苦抽出的母乳甚至被偷偷倒掉;而戲中託兒保母芬姨(馮素波飾)雖在移民前安慰為此徬徨的淑貞,陳小娟卻指出有時「過來人」毫無根據一句「你一定可以」的「雞湯」,反而會帶給聽者另一種痛苦與壓力,戲中一句「Happy mother, happy baby」便是一例。

淑貞的母親(區嘉雯飾)是淑貞心中「完美媽媽」的典範,淑貞向母親訴說自己的痛苦、尋求認同,但對方無私地為育兒付出一切、不曾為母職掙扎的回應卻更讓她自慚形穢。在陳小娟看來,淑貞心底有着現代女性對理想的追求,因而「愧於無法成為理想母親,卻想繼續作為女兒享受偉大的母愛」。談善言作為飾演者,則認為媽媽雖然看到女兒辛苦,但不知道她在求救。她在拍攝過程中最感受到淑貞的時刻,是芬姨走後她在浴室裏的獨腳戲——「淑貞很想尋求幫助,但沒有人真正理解她」。儘管再無力,淑貞仍以母職自勉,直至忍到崩潰邊緣,阻止情緒宣泄的都是嬰兒的喊聲。貫穿全片的嬰兒哭聲,實則全是拍攝現場同步錄製,陳小娟望以此讓大家體驗真實的育兒生活。

「非壞人」亦可傷人 盼拓家庭分工討論

面對育兒壓力自然渴望伴侶的支持,戲中丈夫阿偉(盧鎮業飾)也有付出,只是在談善言眼中那些幫手與付出過於「就手」,往往先入為主將分工「𠝹開」,把育兒視為妻子的份內事。陳小娟指早期版本中阿偉是更明確的壞男人,但後來在跟不同人交談間發現另一半不差但未主動參與育兒更常見,便塑造了現在的角色,「當你發現他不是壞人,但就是不知道為何做不到育兒的公平分工,原來都幾痛苦」。癥結所在,實是社會對性別分工的定型,「社會對『好爸爸』的要求只是掙錢、不要嫖賭飲蕩吹,但對媽媽有好多想像——小朋友扭計、站上椅子,都會覺得媽媽不會教」,談善言補充。

母職失能的自責與自我萎縮糾纏下,淑貞有否走到極端,電影未有給出確切答案。陳小娟指早期版本中,淑貞因殺害孩子而受審,但因為不希望有類似經歷的觀眾覺得只能這樣解脫而「留下一線空間」。談善言認為「電影裏面沒有人是壞人」,只是他們的行為或言語傷害了淑貞,不少時刻只要阿偉早一點伸出援手,結局或許完全不同。

戲名《虎毒不》,不難令人想到諺語「虎毒不吃兒」。話句到半忽爾落空,似打啞謎。陳小娟指是想將新聞報道與社交媒體的這些批評化作問題——「就連兇殘的老虎都不會吃牠們的子女,為何十月懷胎、辛苦照料孩子的媽媽卻會走到這一步?」

談善言指不少男性觀眾回饋「活生生經歷一次,才知道妻子在看不到時經歷了這麼多」,她期望上映後也可繼續打開母職與家庭分工的討論,也望曾將這些付出視作「老奉」的觀眾能「對母親有滿滿的歉意和滿滿的謝意」。

《虎毒不》

現正上映

預告片:bit.ly/4cI7JwC

文:鍾卓言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藝述速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