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開戲難|盤點去年港產片 電影發展基金開戲多過英皇 《填詞L》導演黃綺琳看補助:係應該,太遲添

集誌社

發布於 23小時前

本月底舉辦第 43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公佈去年有 46 部香港正式公映的電影。《集誌社》翻查資料發現,港府成立的「電影發展基金」資助當中11部電影,涉及總金額近 6000 萬元,成為投資最多港產片的「金主」,較商業電影公司英皇影業、天下一更多。香港導演黃綺琳試過自資開戲、尋找商業投資和申請基金資助,她說當市場環境無法支持,需要政府資助行業發展,鄰近南韓、台灣政府均積極補助電影製作。

電影發展基金資助 11 部電影 涉近 6000 萬元

近年香港電影業「開戲難」,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搜集的數據顯示,香港正式公映的電影數目逐年下降,不計算受疫情影響的 2020 至 2022 年,2018 年有 54 部電影、2019 年有 52 部、2023 年 50 部、2024 年只有 46 部。

去年 46 部香港正式公映的電影,當中電影發展基金資助其中 11 部電影,成為投資最多香港電影的「金主」,總金額5924.8萬元,平均每部電影獲近 539 萬元資金。當中三部屬於「首部劇情電影計劃」,該計劃資助新導演拍攝其首部劇情電影;另有八部獲「電影製作融資計劃」提供資金,該計劃要求申請人製作過最少兩部上映電影。

最終《金都》票房逾 500 萬元,黃綺琳亦獲第 39 屆金像獎新晉導演殊榮。當首部作品票房、口碑不俗,那時她卻盤算不再做導演,「編劇先係用嚟維生嘅職業,導演可能你花一年去做一套電影,但最尾除返開工資……」
以《金都》為例,她由撰寫劇本、製作電影,到最後電影上映,前後花了三年時間,最後實質收入有限,「一個編導拍一套戲大概維持三年,每個月有一萬蚊人工。」

黃綺琳既理想又務實,她說編劇才可以維生,而導演就是是自己想拍自己作品的崗位。
黃綺琳既理想又務實,她說編劇才可以維生,而導演就是是自己想拍自己作品的崗位。

自資 285 萬元製作《填詞L》

《金都》上映後,黃綺琳想做回編劇角色,拍檔黃鐦則想做導演,雙方試過找商業投資者,但投資方開出的投資額不斷縮水,「一開始話 650 萬,減到 300 萬拍唔拍?我哋都話 ok,照拍啦,唔理喇!點知到最尾話 covid,300 萬都冇。」
尋覓投資者不果,兩人把心一橫,決定傾盡積蓄自資 285 萬元製作電影《填詞L》,「你咁辛苦去拍一套戲,拍完係自己嘅,緊係 gur 過幫人打工。」最終她負責執導這部有自傳色彩的電影,黃鐦則擔任監製。

黃綺琳說,《填詞L》早期票房不好,有一段時間有心理準備投資會全部損失。
黃綺琳說,《填詞L》早期票房不好,有一段時間有心理準備投資會全部損失。

「千祈唔好水人哋做呢樣嘢,真係唔 cost effective。」

那自資拍戲是出路嗎?黃綺琳直言就算《填詞L》不算失敗,超過 700 萬元票房收回成本,日後都不會自資開戲,因為低成本自資拍攝,意味製作周期長,同時要一人身兼多職,負責導演、編劇、出品人到宣傳各個工作,「一個健康工業要分工。」
而且自資風險極大,她憶述《填詞L》初上映時票房表現很差,後來因為接受網媒《MM》訪問,以及謝雅兒演唱的主題曲《填詞魂》獲第 42 屆金像獎《最佳原創歌曲》,其表演引起迴響,才令票房起死回生。黃綺琳不諱言,《填詞L》上映後,曾有三、四位導演向她請教自資拍戲,她和黃鐦都有共識,「千祈唔好水人哋做呢樣嘢,真係唔 cost effective。」
現時黃綺琳籌備開拍第三部電影《一個人的探戈》,與黃鐦、張婉婷共同執導,資金來自電影發展基金「薪火相傳計劃」資助 900 萬元。她對於申請資助開戲並不抗拒,直言當市場環境未必支持開拍電影,需要政府補助支持,「一啲都唔可怕,反而係應該,(政府補助計劃)太遲添。」

黃綺琳第三部電影《一個人的探戈》獲資助900萬元,她笑言:「我哋窮開,覺得900萬我曉飛喇!」
黃綺琳第三部電影《一個人的探戈》獲資助900萬元,她笑言:「我哋窮開,覺得900萬我曉飛喇!」

台灣去年補助 24 部電影 約 8500 萬港元

她舉例南韓政府很早為電影作品提供前、中、後期補助,經過十多年扶持,才令南韓電影產業成為龍頭。而台灣電影在後期製作、音樂配樂、劇本有相應的補助計劃可以申請,而幾乎每部商業電影都會申請政府長片輔導金。記者翻查台灣文化部資料,去年共補助 24 部電影,涉及長片輔導金達 3.6億台幣(折合約 8500 萬港元)。
對於想開戲卻苦無資金的新導演,黃綺琳的建議是「寫劇本」,她說,即使是國際享譽的導演李安,初出道首兩部作品都是自己編劇,「一定要編導合一,如果你係好想拍戲,但你唔識寫劇本、唔會寫劇本嘅導演,人哋憑咩去畀套戲你?」她觀察到,現時很多參加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的導演都身兼編劇角色。

面對串流平台的衝擊,如今有多少觀眾,仍會堅持入戲院睇戲?

「堅守戲院係我哋呢代人執著」

至於商業片何時迎來「零的突破」,黃綺琳說沒有放棄,目前正洽談一部商業投資電影,「未簽約,平常心」。怎料訪問翌日她傳短訊給記者,說投資者因為沒有信心,剛收到通知決定不開戲了,短訊更附上一個「狂笑」的Emoj。
黃綺琳坦言,觀眾的觀影習慣改變,現時串流平台反而有更多資金拍攝劇集,例如她早前有份執導的 Netflix 台劇《此時此刻》,她形容,現況是劇集製作質素電影化,電影卻要朝低成本電視劇方式拍攝,「時代係咁,接受啦,去戲院睇戲,對新一代唔係好重要嘢,堅守戲院係我哋呢代人執著。」

黃綺琳建議新晉導演要寫劇本,才會有較大機會開戲。她本人寫過各種劇本,最終只有約10分1有拍攝到。她說:「但我都好享受寫啲唔拍(劇本),因為係一個練習,好似以前寫demo歌填詞。」
黃綺琳建議新晉導演要寫劇本,才會有較大機會開戲。她本人寫過各種劇本,最終只有約10分1有拍攝到。她說:「但我都好享受寫啲唔拍(劇本),因為係一個練習,好似以前寫demo歌填詞。」

英皇影業任八部電影出品人

而商業投資的電影方面,根據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資料,去年英皇影業獨佔鰲頭,擔任八部電影出品人,包括大熱電影《破・地獄》;而天下一以五部電影居次,包括擔任《九龍城寨之圍城》、《看我今天怎麼說》的出品人。其餘的電影公司例如銀都有三部;安樂影片、寰亞電影、美亞電影各擔任兩部電影的出品人。

黃綺琳:若沒基金資助,《金都》劇本寫都唔會寫

電影發展基金的資助有多重要?導演黃綺琳憶述,若果沒有基金資助,她的首部長篇電影《金都》的劇本「寫都唔會寫」。當時她的浸大師妹陳小娟,成功申請第3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獲資助開拍電影《淪落人》,黃綺琳記得,陳小娟鼓勵她申請,「你只需要投資一部劇本時間,就可以攞到(開拍)成部戲嘅錢。」

於是黃綺琳撰寫《金都》劇本並申請第四屆首部劇情電影計劃,成功獲批資助 325 萬元。她直言拍攝預算仍是非常有限,但監製等要求電影要與商業電影水準接軌,「個矛盾就係,你唔夠商業(電影)投資,但你需要我拍一部有商業效應嘅電影,係非常難。」
「編劇先係用嚟維生嘅職業」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