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看完《荷里活有單大生意》之後,被一句台詞打中︰「最可怕係,荷里活廣告公司,係永遠都唔會執笠㗎。呢間公司永遠都會喺度,永遠都會有個叫志仁,叫Chris、Derek、Isabella、Mary嘅人喺度……佢哋會成為廣告界嘅精英,繼續做出一個個美麗嘅廣告,宣揚世間嘅『真善美』。只不過,佢哋唔係你哋之嘛。你明唔明呀?」
更有趣是,和朋友討論後發現大家對這句台詞的理解完全不同。從頭說起,《荷》由「劇毒」主辦,其藝術及行政總監李偉樂擔任編劇;「日出前劇場」是此作的創作伙伴,成員嚴頴欣是導演,另外歐啟發、黃瑤等團員則是演員。如此介紹,希望讓更多讀者認識在香港默默努力的年輕劇場工作者,日出前劇場在大埔藝術中心工作室做過很多小型製作,而《荷》在該中心黑盒進行。
故事關於「荷里活」這間以「真善美」為宗旨,但是快要執笠的廣告公司,突然收到一單可以讓公司起死回生的大生意,就是為公司The Tower賣廣告,不過江湖傳聞這公司壞事做盡,業務包括賣淫、製毒、地下賭場、拐帶兒童等,這單生意,做還是不做?
在喜劇基調之上,編劇李偉樂安排了一個非常有張力的戲劇場景,人物的矛盾和衝突,在今時今日的環境不難想像,有些人認為不能違背原則,為一間邪惡的公司宣傳洗白,有些人覺得拯救公司要緊,而且製作廣告時亦可以用各種橋段暗示觀眾The Tower的惡行,還把他們作惡得來的錢弄到手,用在更好的人事物身上。然而The Tower不會輕易放過「荷里活」,主管對「荷里活」眾人威迫利誘,要求用「真善美」來宣傳公司,一次次考驗眾人的底線。
劇中不乏精警金句,但筆者對文首的台詞印象尤深,在於寫出了其實「荷里活」早已倒閉,最可怕是為了勉強留住這間公司,員工一次又一次妥協,早已不再是當初相信「真善美」的自己。豈料朋友認為這句的意思,是說最可悲是公司繼續存在,但換了一批人,繼續利用「荷里活」這個名字,還有所謂「真善美」的信念,做一些邪惡的事。於是到底應該為了保全自己的善良不被污染而離開公司,還是為了保全公司的信念而留下面對那些挑戰底線的事情?
筆者沒有答案,大概編劇也沒有,故事結尾是眾員工以取巧的方式完成廣告,沒有直接說出客戶要求中那句「The Tower至真至善至美」,演後座談期間觀眾問該方式是否算是妥協,而筆者其實比較期待一個不是講和解、不是那麼理想化的結果,但依然感受到編劇想傳達的力量,正如他上月的另一個作品《移家女孩》,一樣有種溫柔在其中。也要特別讚賞演員賣力演出,非常努力演繹好每一句令觀眾發笑的台詞,觀眾看得相當過癮,而導演調度相當悅目,表演節奏明快,畫面目不暇給,是相當有口碑的作品。
文:劉螢
(香港編劇學生)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