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冬天時經常觸電?除了因為遇到中心的王子或公主而有心動觸電的感覺外,很多時換衣服時、與人擦肩而過時、碰到車門或門柄時,都會突然劈啪一聲,被電得又痛又怕。如果你經常被靜電電到而觸電,可能是身體產生警號。
為什麼會產生觸電?
所有的物體不論是金屬、塑膠或纖維等都帶有正、負兩種電,人也一樣。當物體之間接觸、摩擦,產生負電荷移動,正負電不平衡,就會產生靜電。例如人換衣服時出現摩擦,身體的負電荷被帶走只留下正電荷,之後再觸摸門柄等金屬物品的負電荷,就會有觸電的反應。
如果你經常觸電,可能是身體的警號,這包括過度疲勞導致缺氧。過度疲勞會令大腦消耗大量氧氣,體內產生過多正電荷,而正電荷會流向金屬物體,當你觸摸金屬門柄等物體時,就會被電一下。
其他原因包括環境乾燥、皮膚乾燥及缺水。當身體缺水,體內容易累積過多正電荷,容易出現觸電情況。當你生病如嘔吐腹瀉、急性腸胃炎,或患有糖尿病等,會因尿多或血液較濃等令身體容易缺水,累積正電荷,相對容易產生觸電的反應。
缺水亂放電
台灣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過度勞累導致缺氧,會經常覺得腦袋昏漲、起床沒精神,也容易導致血壓高,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喝水太少會影響人體基本運作,無法正常代謝,出現便秘、血壓變低、尿結石等問題。
總括而言,當身體缺氧、缺水、或冬天環境乾燥都容易令人體累積多餘正電荷,令人亂「放電」。
高敏敏表示,要減少出現觸電有4大方法:
- 喝足夠的水:每天喝足夠的水即是每公斤體重x30c.c.份量的水。
- 喝水要少量、多次、慢慢喝:每次喝200至400c.c.的水,如果一次喝太多水分,又沒有同時補充鹽分,容易造成電解質濃度不平衡,引起低血鈉症。
- 多吃補水蔬果:如含水量高的冬瓜、絲瓜、小黃瓜等,不僅可補充水分,又可吸收豐富的維他命C,幫忙肌膚修復。
- 少吃利尿食物:如濃茶、咖啡、高鉀食物(香蕉、奇異果、地瓜葉、菠菜),適當吃上述食物沒問題,但如果吃過量容易致水份流失,再加上喝水不夠,可導致身體缺水。
- 多塗保濕液:減少皮膚水份流失。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 Youtube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