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非典型性決裂!已拿到250億結算的NewJeans為何不相信ADOR?法院苦惱並直言:「本案太特殊了」

韓星網

更新於 04月13日04:28 • 發布於 04月13日00:38 • Tracy
(封面圖源:FB@NewJeans)
(封面圖源:FB@NewJeans)

韓國娛樂圈近日爆發罕見合約糾紛,ADOR娛樂與旗下當紅女團NewJeans的對簿公堂引發業界震動。 4月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民事合議41庭鄭會一部長法官在專屬合約有效性確認訴訟中直言:「處理過偶像組合因結算糾紛解約的案例,(中略) 通常是因為信賴關係破裂,例如公司從未分潤、工作發展不順等情況下,練習生也得另謀生計而導致關係決裂,但本案實屬特殊。」這場被法律界稱為「非典型解約案」的核心矛盾,竟與常見的經濟糾紛無關,而是圍繞「信任體系崩塌」展開的深層博弈。

*相關內容: NewJeans解約案今日開庭,堅持綁定閔熙珍、和解失敗!法官:「從未見過這種案例,容我思考」

接下來的正式訴訟中,法院將針對NewJeans所指的「信賴關係破裂」的標準進行判斷。 而要做到這點,了解NewJeans對ADOR的不滿就變得非常重要。 去年11月,五位成員向ADOR發送的內容證明文件中,已清楚列出她們的訴求。 我們暫且不討論是否構成違法或能否解除合約,這是法院要決定的部份,但她們的立場值得關注。 根據法庭文檔,NewJeans五名成員提出六大核心訴求:

(圖源:FB@NewJeans)
(圖源:FB@NewJeans)

A. 對於HYBE提出「拋棄New(NewJeans)另起爐灶」的決策,作為NewJeans的經紀公司,ADOR應採取所有必要措施
B. 對於其他子公司一位經理對Hanni說出「無視她」的發言,ADOR至今未採取任何行動,放任問題存在
C. HYBE公關部長貶低NewJeans成就一事,ADOR應予以回應處理
D. NewJeans在練習生時期的照片與影片遭媒體未經授權公開,至今未刪除
E. 針對「被排擠」導致NewJeans成就相對被矮化的狀況,請給予解決
F. 請立即解決與導演申宇碩(《海豚綁架團》)的無謂爭議,以及導致NewJeans既有作品遭撤回的問題

成員主張ADOR未履行這些條款已構成根本違約,合約自動解除。 去年11月NewJeans召開的記者會可歸納為兩點:第一,ADOR先違約; 第二,因此合約已自動失效。媒體關注的焦點並非誰違法,而是單方面通知即可解除合約是否可行——這是對整個系統的根本質疑。 假使是ADOR對NewJeans單方面發出解約通知,媒體也會提出同樣的問題。 因為合約本質上是雙方合意下的法律約束。

當時NewJeans對記者的回應是:「是ADOR違約導致合約失效。」她們重複了之前的說法。 反倒是成員Minji反問記者:「你們理解了嗎?」她的回答其實與提問無關。
這場「戰爭」的核心爭點是雙方對「專屬合約」的理解與立場分歧。 而正如法官所說,這是一個特殊案例,因為這次爭議不是關於錢或結算。

(圖源:FB@NewJeans)
(圖源:FB@NewJeans)

再次回到NewJeans提出的要求,試圖理解她們與ADOR決裂的原因:

1.「拋棄New」文件爭議

NewJeans認為HYBE文件中「拋棄New」的字眼是指要放棄NewJeans。 但法院在3月21日就臨時處分申請作出裁決,對多項指控給出初步判斷,檔包含大量為組合發展的建議,字面解讀與原告主張存在差異。

2.「無視她」爭議

關於ILLIT經紀人被指教唆成員無視Hanni事件,儘管公開的監控顯示ILLIT成員仍遵守禮節問候,但關鍵音訊證據缺失導致「無視」指令真偽難辨。

3.「打壓發行」與「抄襲」爭議

法院認為「打壓發行」是否成立尚難斷定,對「ILLIT抄襲NewJeans」的主張,也認為「難以認定」。

4. 最大爭議:ADOR沒有了閔熙珍

對於前ADOR代表閔熙珍去留問題,法院明確指出:「資方完全具備引入替代製作人的能力,閔熙珍職務變動不構成解約事由。」這一判斷直接衝擊NewJeans主張「失去閔代表的ADOR已是空殼公司」的核心論點。

(圖源:FB@NewJeans)
(圖源:FB@NewJeans)

法律界人士分析指出,組合提出的多數解約理由停留在具體事務層面,難以構成《民法》規定的重大違約,部份訴求甚至涉及公司內部管理權範疇。

值得關注的是,ADOR被曝已向成員支付每人50億(韓幣,下同)的結算金,累計超250億的天價款項反成組合解約的阻力。這場被業界視為「信任關係現代案」的糾紛,暴露出K-pop產業中偶像與經紀公司權力關係的深層重構。 不同於傳統解約案聚焦收益分配,NewJeans案更注重「人格尊重」等精神層面訴求,其最終判決或為偶像產業合約關係樹立全新判例標準。 據法律界預測,本案正式審理可能持續至明年,期間組合能否維持活動將成為觀察行業生態變化的重要風向標。

參考內容:https://news.nate.com/view/20250408n26075?mid=n1101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