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62歲高雄名醫猝逝,寒流夜倒下⋯搶救5天拔管,流感併發心肌梗塞!醫揭「這些習慣」害心臟生病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更新於 02月14日09:29 • 發布於 02月14日09:29

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翻攝中正脊椎骨科醫院臉書粉專、shutterstock

高雄骨科名醫吳明峯驚傳因流感引發心肌梗塞,不幸病逝,享年62歲。吳明峯是高雄市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長,在骨科醫界頗負盛名,未料上週六(2/8)寒流夜卻突感身體不適住院,12日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家屬忍痛決定拔管。同樣出身雄中的醫界好友不捨感慨,透露吳明峯救人無數,卻過勞把身體搞壞,「好人沒好命!」

吳明峯專精關節微創重建手術、脊椎手術、退化性關節炎、關節病變、骨質疏鬆症,在骨科醫界頗負盛名,高雄警界不少員警都指名掛他的診,官網掛號已排到3月份。據《新頭殼》報導,吳明峯初五(2/2)才去參加雄中同學會,當時身體未見異樣,不過他原本心臟就不好,得了流感之後恐加重宿疾,成為致命死因。

《聯合新聞網》報導則指出,吳明峯在春節期間感染流感,但開工後仍照常看診,上周六晚間他到公園運動,返家後直覺自己身體不對勁,在妻子陪同下。但病情隨即惡化,轉送高雄榮總加護病房搶救,被判定為心肌梗塞,不僅心肌缺氧壞死,腦部也缺氧,併發器官衰竭,12日家屬忍痛同意拔管,宣告不治。

東元綜合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卜詩筠醫師指出,通常中壯年心血管疾病,屬男性居多,發生心肌梗塞的原因包含以下幾項:

●老化

●家族遺傳

●不良飲食習慣:高油脂、高膽固醇、高熱量、高鈉鹽、高糖

●不良嗜好:如抽煙、酗酒

●不良生活習慣:作息日夜顛倒不正常、缺乏運動、工作忙碌壓力大

其中除了老化與家族遺傳不可逆,其他都與生活習慣有關,所以想要降低罹患心臟相關疾病的風險,就該先從對健康造成影響的因素著手:

1. 保持飲食均衡

營養均衡之外,適量補充蔬果、堅果有益心血管健康,烹調時儘量少油、少鹽、戒糖等,可採用臨床實證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得舒飲食」與「地中海飲食」模式。

2. 維持適度運動

遵循「333原則」,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日體能活動累積至少有30分鐘、多選擇可使心跳速率達到每分鐘120至130的有氧式運動,如:游泳、慢跑、快走、騎單車等,藉此增加心臟的循環速度,並保持血管的暢通及彈性。

3. 儘早戒菸

根據統計,在戒菸後的第15年,發生心臟相關疾病的風險,可降低至與不抽菸者差不多。

4. 定期健檢及追蹤

建議40 歲以上成人應每年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隨時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而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人,也應定期追蹤及回診,以了解病情是否控制良好。

5. 紓解壓力並保持愉悅心情

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容易影響生、心理的發展,建議找出自己喜歡且健康的方式來放鬆,如:瑜伽、芳療、閱讀等,適時釋放壓力、緩和心情,有助健康。

心臟生病6徵兆

中醫師吳明珠則表示,許多人仗著年輕,有青春的身體,總以為心臟病還輪不到自己,其實「愈不關心自己的人,風險愈高。」吳明珠提醒,心臟生病時,可能出現的六大自覺症狀,包括:

●心悸

●胸痛

●喘不過氣、呼吸不順、胸悶

●容易疲勞

●臉色蒼白或兩頰暗紅

●頭暈、水腫、皮膚透出青紫色

這些症狀常與其他器官出現的病症相似,如甲狀腺機能亢進、貧血或是過度呼吸症也會感覺「心悸」;而肺臟、骨頭、神經、食道、皮膚、胃等出問題,也常會伴隨「胸痛」。至於感冒、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系統方面疾病,則都容易出現「氣喘、頭暈」的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

吳明珠建議,千萬不要輕忽這些來自自己身體最直接的提醒,而誤了最佳的就診時機,錯過治療的黃金時刻,非常可惜。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