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信「客戶」投資內幕 OL墮騙局損失逾13萬元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有觀眾向《東呼即應》申訴,早前遇台灣男子線上查詢業務,該客戶先「賣慘」稱離婚並育有一女,令其放下警惕,隨後聲稱是銀行高層,有投資內幕消息,引誘她在投資平台開戶口。最終男子失聯,所謂投資平台亦失效,晴晴被騙走13萬多港元。執法部門指案件列為「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暫無人被捕。有專家指出,有騙徒盜用其聲音及照片,冒充其身份開設通訊群組引人落疊,他過去一兩年曾數次備案,籲投資者切勿輕信他人。
28歲白領晴晴(化名)今年4月,收到一名自稱來自台灣的「林先生」向其查詢公司業務。對方透露自己是投資銀行高層,並於5月聲稱有「內幕消息」,再發送一條投資平台網站的連結給晴晴,邀請她投資「賺快錢」。由於「林先生」是客人,又提供了他的背景資料、家人照片等,令晴晴放下戒心,便決定「投資」。
「林先生」將自己帳戶的密碼傳給晴晴,叫她登入後幫忙操作,之後又叫她自己開戶,稱投入愈多錢便可賺愈多。晴晴操作「林」的帳戶時,的確發現其帳戶不斷賺錢,便用「防騙視伏器」檢查該投資平台,確定該平台無相關詐騙紀錄,加上她亦曾成功透過平台轉帳至自己銀行戶口,故不虞有詐,甚至向不同財務公司借錢,連同自己的薪金一同「瞓身」投資。
但原來一切都是騙徒「放長線釣大魚」。「平台客服」其後向晴晴稱,兩個帳戶被判斷有「違法行為」,並提出「解決方案」,包括交由相關部門調查,或選擇交付30萬港元「保證金」。晴晴立即向「林先生」求助,對方指自己已向家人借錢,但仍欠5萬港元。晴晴則分別向第三方財務及朋友借了合共4萬港元交「保證金」。
豈料這班懷疑騙徒,還要求另一個帳戶亦要交30萬元保證金,而「林先生」又指自己已賣掉台灣住宅仍欠5萬港元。當晴晴稱真的沒有錢後,對方態度立即變得冷淡,更封鎖晴晴失聯。晴晴於今次事件中損失約13.5萬港元,加上自己以前的舊債,每個月要還款近兩三萬元。
記者嘗試致電「林先生」,但已無人接聽,而該號碼在「防騙視伏器」上亦顯示「高危」,涉事投資平台連結亦已經失效。至於「林先生」聲稱就職的公司,亦表示沒有該員工任職,又指出涉事投資平台並非公司旗下。
去年全港共錄得44,480宗騙案,較前年增加約12%,平均每日最少有121宗,總涉案金額更高達91.5億港元。今年首5個月,執法部門已經接獲1,849宗網上投資騙案,損失金額約12.3億港元。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表示,過去一兩年自己亦多次向執法部門備案,因為坊間出現太多盜用他照片、冒充他的騙案。有騙徒利用他的身份,開設通訊程式群組、投資群組等,叫受害者買入價值低的股票,結果導致損失,而相關的受害者便向他投訴。而近期更有出現盜用他聲音的騙案。他強調,自己不會有任何的投資群組、通訊群組,而且進行投資時應要在證券公司或銀行進行交易,絕對不會將一筆錢交由市民再協助投資,呼籲投資者提防騙案,切勿輕信他人。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