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美國學生簽證大逃殺!逾1680名國際生被迫遣返:發生什麼事?為何簽證被吊銷?

數位時代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2025/04/23 更新)
對每年數十萬夢想赴美求學或研究的人而言,學生簽證曾是夢寐以求的「黃金門票」。然而,在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持續的強硬政策下,學生簽證正逐漸變成「單程票」,迫使國際學生離開美國。

背後究竟有何原因?美方現在撤銷學生簽證的理由為何?

必須要先回答的是,國際學生被遣返的規模有多大。

根據「Inside Higher Ed」於2025年4月21日更新的追蹤報告, 美國國務院已改變了1,680多名國際學生和近期畢業生的居留權,這一行動涉及全美250多所大學和學院,遠超國務卿馬可·魯比歐(Marco Rubio)最初估計的300名學生。

Inside Higher Ed指出,川普政府以「打擊移民」和「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為由, 針對主要持有F-1和J-1簽證的國際學生採取了大規模行動。 根據Inside Higher Ed的追蹤數據,截至2025年4月21日,超過1,000名學生已失去F-1或J-1學生身份。

馬可·魯比歐國務卿於2025年3月底首次確認,國務院已吊銷了「超過300個簽證」,並聲稱每天都在尋找更多可能被吊銷的簽證。然而,各組織的獨立追蹤數據顯示實際數字要大得多:

  • 《路透社》報導,美國移民律師協會估計, 超過4,700名學生 已從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管理的「學生及交換人員資訊系統」(SEVIS)數據庫中被移除。( 當一個學生的SEVIS記錄被移除,意思就是這個學生的合法學生身分被取消了 ,不再被美國政府認定為合法的國際學生或交流學者身分。)

  •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NAFSA)統計,截至4月17日 約有1,400名學生 面臨驅逐出境。

  • 《CNN》報導, 超過1,000名國際學生和近期畢業生 從130多所美國高等教育機構中受到影響。
    根據Inside Higher Ed統計,已有250多所大學確認1,680多名國際學生和應屆畢業生的合法身分已被美國國務院更改。 Inside Higher Ed

不難發現,上述的資料來源在數據差異上頗大,除了各機構追蹤方法不同,也反映了資訊透明度不足的狀況,但它們都指向一個事實: 實際受影響學生人數遠超官方初始估計。

根據Inside Higher Ed的數據集,簽證吊銷情況影響了全美至少40個州的大學和學院。從精英私立學校如哈佛和史丹佛,到大型公立大學如俄亥俄大學,再到小型文理學院,各類型教育機構均有學生受到影響。

簽證吊銷的原因?

針對近期被吊銷簽證的國際學生,國務卿魯比歐聲稱,這些學生入境美國「不僅是為了學習,還為了參與破壞大學、騷擾學生、占領建築物並製造混亂的運動。」然而,除了少數備受關注的案例外,大多數學生失去法律身份的確切原因並不清楚。

根據各項報導,官方給出的理由給出的吊銷簽證理由主要包括:

值得注意的是,簽證被吊銷後,學生通常會收到通知,需在短時間內離境(如七天內),否則可能面臨逮捕、拘留與遣返。此外,違規者五年內不得再申請美國簽證。

簽證吊銷有什麼程序與爭議?

簽證吊銷程序通常分為多個階段進行:首先,國務院撤銷目標學生的簽證;隨後,國土安全部常常取消學生在SEVIS數據庫中的記錄,實質上廢除了他們在美國的合法身份,使他們面臨罰款、拘留和驅逐出境的風險。

然而,多項報導指出,許多學生在沒有任何事先通知的情況下突然被取消簽證。更有問題的是,大多數學生和他們就讀的大學,對簽證或法律身份被吊銷的具體原因一無所知

根據《Tech Church》報導,一名在加州攻讀AI博士學位的國際學生,其SEVIS紀錄近期突遭終止,使其合法學生身份岌岌可危。該生匿名受訪時表示,校方國際學生中心通知他「未能通過犯罪紀錄審查」,但他強調在美求學近十年並無犯罪紀錄。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多年前與警察的一次接觸,但這甚至在我進入研究所之前,」這名學生表示。「我當時正在從事AI領域的研究,並計劃畢業後繼續我的研究。」

一些訴訟案件顯示,學生簽證被吊銷的理由被籠統地列為「 其他 ——個人在犯罪記錄檢查中被識別和/或簽證已被吊銷。SEVIS記錄已被終止。」

正常來說,如何取得美國學生簽證?

美國簽證類型多達二十多種,但只有三種簽證適用於計劃在美國學習的外國人。因此,國際學生想要到美國就學,需先申請並獲得美國學校的錄取通知,然後由學校發放 I-20(F-1/M-1)或DS-2019(J-1)表格,學生再憑這些文件向美國駐外使領館申請簽證。

申請流程包括填寫線上簽證申請表(DS-160)、繳交簽證費、預約面談,以及準備相關證明文件(如財力證明、錄取通知、學歷證明等)。

F-1、M-1、J-1三種學生簽證差異

簡單來說,這三種學生簽證應對了不同類型的學生,F-1主要發放給學術類學生(高中、大學、研究所等),主要用途為學術課程(含語言學校),是最常見的學生簽證,並允許校內打工及部分校外實習(OPT/CPT)。

至於M-1則提供職業訓練學生、J-1則適用於交換訪問學人、學生、學者,用途以學術交流為主。

簽證類型 適用對象 主要用途 特色 F-1 學術類學生(高中、大學、研究所等) 學術課程(含語言學校) 最常見,允許校內打工及部分校外實習(OPT/CPT) M-1 職業訓練學生 技職、職業訓練課程 不可轉學至學術課程,工作限制較多,較少見 J-1 交換訪問學人、學生、學者 學術交流、文化交流 包含文化交流成分,部分配偶可工作,常見於獎學金、交換計畫

取得美國學生簽證有多難?

難點1:拒簽率歷年最高

近年來,美國學生簽證(F-1、M-1、J-1)拒簽率大幅上升,2023年全球拒簽率高達36%,是歷史新高,比其他類型簽證還要難拿。

以中國學生為例,美國政府於2023年簽發了86,080份簽證(再前一年2022年為61,894份);同時,印度學生競爭力強,獲簽人數甚至超過中國(2023年為130,839份),讓申請環境更「卷」。

難點2:流程繁瑣

有意申請學生簽證的學生,必須先拿到美國學校的錄取通知(I-20或DS-2019),再準備一堆文件:護照、照片、財力證明、學歷證明、面試預約單等。

除此之外,線上填表、繳費、預約面談,每個步驟都不能馬虎。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符合「免親自面談」資格的申請人,可以使用投件服務提出申請。但原則上,自2024年1月1日起, 首次申請學生簽證且從未接受過簽證面談的學生,將需預約時間親自面談,無法使用投件服務。

來到面試關卡,面試官會問你為什麼要去美國、誰付學費、畢業後打算做什麼等問題。如果你的回答讓面試官懷疑你有移民傾向、財力不足、學習動機不明,就容易被拒;根據網友回饋,英文不流利不用怕,有中文協助,但態度要誠懇、準備要充足。

延伸閱讀:台北市哪邊最好逛?Top5熱點商圈出爐:除了中山站,這4大車站周邊消費力驚人
不怕帳號被盜,LINE推「再次登入」功能!如何保護帳號安全?防盜2撇步一次看

資料來源:Inside Higher EdCNNTech Church美國在台協會

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金管會納管中租、裕融等12家融資租賃公司,違者最高罰千萬!草案6大重點一次看
英特爾預計裁員20%!2.1萬人丟飯碗,陳立武實現首波「大瘦身」改革計畫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