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自重返白宮以來,積極推動俄烏戰爭停火與對中關稅談判,卻因過於急切達成交易,屢屢被俄羅斯總統普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抓住弱點,導致和談與關稅戰進展受阻。川普去年競選時豪言上任24小時內解決俄烏衝突,但如今執政近百日,俄烏停火協議仍遙遙無期,美國在國際舞台的領導力備受質疑。
俄烏和談陷入僵局,川普施壓澤倫斯基引爭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上週在巴黎提出俄烏和談框架,允許俄羅斯保留2014年吞併的克里米亞及戰爭中佔領的約20%烏克蘭領土,換取停火並要求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然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2日明確表示,割讓克里米亞「違反憲法,絕無討論餘地」,並引用2018年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克里米亞宣言」,強調美國應支持烏克蘭恢復領土完整。
川普23日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痛批澤倫斯基的言論「煽動性」,稱其阻礙和平進程,並質疑「克里米亞早在11年前被俄羅斯輕易奪走,烏克蘭為何不當時反抗?」他警告,若澤倫斯基拒絕和平協議,烏克蘭可能「失去整個國家」。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表示,川普對談判進度感到「沮喪」,認為澤倫斯基「走錯了方向」。
美國副總統范斯23日在印度重申,若俄烏不接受美方提案,美國將退出談判。他強調,停火需雙方「放下武器,凍結現有領土線」,並稱這是「終結殺戮的唯一途徑」。然而,烏克蘭官員批評美方提案偏袒俄羅斯,缺乏對俄羅斯再次入侵的防範承諾。
倫敦談判降級,歐洲盟友態度保留
23日在倫敦舉行的俄烏停火談判因美國國務卿盧比奧臨時取消行程而降級,法國與德國外長隨後退出,會議縮減為英烏雙邊會談。美國改派烏克蘭特使凱洛格出席,但談判未取得實質進展。《衛報》指出,歐洲盟友對川普的談判策略持懷疑態度,擔心其過於讓步俄羅斯。《路透社》則稱,川普急於達成協議的態度,讓普丁在談判中佔據上風。
川普的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近期頻繁與普丁會面,預計本週五再次訪問莫斯科。根據外媒報導,魏科夫提案不僅要求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併吞,還包括接受俄羅斯控制的烏克蘭領土及解除西方對俄制裁。這些條件引發烏克蘭與歐洲盟友的不滿,凸顯美方與盟友在結束戰爭方式上的分歧。
關稅戰與俄烏談判暴露川普交易哲學
川普的執政哲學深受其1987年著作《交易的藝術》影響,他認為國際關係的核心在於「對方願意付出什麼」。然而,他在關稅戰與俄烏談判中急於求成的策略,卻讓普丁與習近平看透其弱點。在對中關稅談判中,川普過早展現妥協姿態,導致中方立場更強硬;而在俄烏問題上,他試圖以犧牲烏克蘭利益換取停火,卻未獲俄羅斯積極回應。
川普曾公開表示:「交易中最糟的做法是讓對方覺得你急著成交。」諷刺的是,他對俄烏停火與關稅談判的急切態度,恰恰讓普丁與習近平掌握主動權。已經陸續有專家指出,川普將地緣政治視為交易的思維,雖在短期內或能換取表面和平,卻可能損害美國長期戰略利益與盟友信任。
國際社會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英國、法國、德國在倫敦會後發表聯合聲明,重申支持川普「終止殺戮、實現公正持久和平」的承諾,但強調需「密切協調」。澤倫斯基則在X上表示,儘管談判充滿「激烈情緒」,他仍對未來合作抱持希望,並承諾烏克蘭將堅守憲法。
隨著川普政府加大對俄烏雙方的施壓,國際社會密切關注其是否能在不犧牲烏克蘭主權的情況下實現停火,以及在關稅戰中如何平衡美國利益與全球經濟穩定。川普的「交易藝術」能否在複雜的國際舞台奏效,仍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