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澳洲首派直升機射殺700隻無尾熊 政府:為了牠們好

上報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陳玟穎
澳洲政府首次從直升機朝無尾熊開槍,聲稱這是為了牠們好。圖為一隻無尾熊於2023年5月坐在澳洲雪梨無尾熊公園的樹上。(美聯社)
澳洲政府首次從直升機朝無尾熊開槍,聲稱這是為了牠們好。圖為一隻無尾熊於2023年5月坐在澳洲雪梨無尾熊公園的樹上。(美聯社)

澳洲國寶無尾熊的數量持續減少,已正式被列為瀕危物種,亟需澳洲政府採取保護行動。然而,該國政府卻首次從直升機朝無尾熊開槍,將牠們從樹上射下來,聲稱這是為了讓那些因野火受重傷或快要餓死的無尾熊快點解脫。但專家批,人道的解脫方式應該是安樂死,而直升機射殺是一種無差別攻擊。

美國媒體沃克斯(VOX)18日報導,根據環境記者達爾斯特倫(Michael Dahlstrom)報導,澳洲當局於本月稍早在維多利亞州南部的布吉必姆國家公園(Budj Bim National Park)內,從直升機上開槍射殺了數百隻無尾熊。

英國媒體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動保團體表示,截至目前為止,該國家公園約有700隻無尾熊被撲殺。

政府表示,這麼做是為了無尾熊好。但這些無尾熊的死亡,其實反映出更嚴重的問題,包括氣候變遷,這讓管理野生動物的相關機構被迫做出極為艱難的決定。

澳洲政府為什麼要射殺無尾熊?

2025年3月,一場森林野火燒毀了布吉必姆國家公園超過5400英畝的土地,這不僅讓部分無尾熊受傷,就連牠們的主食尤加利葉也被燒到所剩無幾。政府表示,射殺行動是為了讓那些受傷或快要餓死的無尾熊快點解脫。

然而,澳洲由於大片地區屬於乾旱或半乾旱氣候,所以幾乎每年在炎熱乾燥季節都會發生森林野火,這種季節性野火現象在當地被稱為「叢林野火季節」(bushfire season)。政府卻在今年祭出直升機射殺行動,讓一些無尾熊保育人士認為,事情沒那麼單純。

這些無尾熊之所以挨餓不只是因為野火,更是因為伐木和土地開發,摧毀了維多利亞州大部分的棲息地。保育人士指出,布吉必姆國家公園周圍有大量的藍膠尤加利樹(blue gum eucalyptus)商業種植園,無尾熊已逐漸依賴這些種植園生活。但當這些種植園被砍伐後,原本棲息於其中的無尾熊就會遷入布吉必姆國家公園,使得該園區僅存的天然森林承受更大壓力。而當一場野火襲來時,在這片無尾熊高密度的地區,燒毀了牠們的食物來源,情況堪稱是雪上加霜。

專家批空中撲殺是無差別攻擊

「這次事件,只是長期錯誤管理這個物種和牠們棲地的又一例而已。」澳洲中央昆士蘭大學(CQUniversity Australia)無尾熊研究員施拉格洛特(Rolf Schlagloth)透過電郵表示,「我們無法徹底消除森林野火,但如果森林能夠更健康、更連續,有助於降低火災發生的風險與嚴重程度。無尾熊的棲地需要廣闊且連通,而藍膠尤加利樹種植園的管理,也必須納入無尾熊的需求考量,因為這些樹對牠們非常具有吸引力。」

施拉格洛特與其他專家也質疑,從直升機上射殺無尾熊是否真的是最妥當的做法。他們表示,當動物遭受嚴重創傷時,安樂死常被視為人道的處理方式,但即便是安樂死也是最後不得已的選擇。」而政府從空中進行撲殺,「似乎是一種非常無差別(indiscriminate)的方式。」施拉格洛特說,「如果有可能,救援永遠應該是第一選項。」

野生動保組織認為,從空中評估無尾熊的健康狀況根本不靠譜。他們擔心,獸醫和射手在距離多達30公尺遠的情況下做出判斷,這大大提高了誤殺健康無尾熊的風險。墨爾本地區的環保團體「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 Melbourne)表示,「這是澳洲第一次以直升機射殺無尾熊。空中撲殺無尾熊開了先例,也設下了非常糟糕的倫理標準。」

政府稱陸地抓捕或救援的危險度太高

根據維多利亞州政府的說法,救援無尾熊或近距離檢查牠們的健康狀況,實務上難以執行。維州能源、環境與氣候行動部(DEECA)生物多樣性總監陶德(James Todd)在給Vox的聲明中表示,「我們考慮過的其他方法都不適用,因為這些動物通常生活在地處偏遠的高聳樹冠之中,地形崎嶇難行,而且火災後的大片區域存在安全風險,樹木結構不穩,造成人員難以安全步入其中。」

DEECA告訴Vox,該機構正與一位有經驗的野生動物獸醫合作,僅針對情況極度惡劣的無尾熊進行安樂死(euthanize)處理。但報導指出,將政府的舉措稱之為「安樂死」名不副實,因為安樂死意味動物是被無痛的結束生命,而從直升機開槍射殺根本難以保證這一點。此外,該機構的發言人還表示,這項「作業」仍在進行中,也意味著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無尾熊被殺。

拯救無尾熊的責任不能全推給政府

人們可以很輕易的將無尾熊的死歸咎在政府身上,雖然政府的確要負起一部份的責任,但在沒有解決根本問題的情況下,一旦野火爆發,要想幫助公園裡的野生動物,的確是沒有什麼更好的選項。

其中根本問題就是棲地流失和氣候變遷,這也是導致澳洲野火越來越頻繁、越來越難以撲滅、破壞性越來越大的主因之一。一項於2023年發表的研究指出,約有40%的無尾熊棲地極易受到野火威脅,隨著全球暖化持續,這個比例在未來幾十年還會進一步上升。

2019年底至2020年初,毀滅性的野火肆虐澳洲東部,造成約30億隻動物死亡或流離失所,其中估計有6萬隻無尾熊。科學家表示,極端氣候讓這類野火更容易發生、變得更嚴重。

「國家公園是我們野生動物最後的避風港,但野火和其他極端天氣越來越猛烈,讓像無尾熊這樣珍貴的澳洲原生物種陷入巨大風險。」野生動物救援組織「野生維多利亞」(Wildlife Victoria)執行長帕瑪(Lisa Palma)說,「我們現在真的該正視氣候變遷與棲地流失的問題,並且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大眾共同努力,保護這些全世界僅存於澳洲的原生物種。」

「我們還是有希望的。」帕瑪呼籲,「但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