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還是要繼續有禮貌運動
AI 浪潮席捲全球,越來越多人習慣向 ChatGPT 詢問生活疑難雜症(小編最近也很愛),甚至當成一位情緒價值給滿的聊天夥伴。不過獺友們知道嗎?如果我們很有禮貌對 AI 說「請」和「謝謝」,其實也是有成本的喔!
(圖片來源:unsplash)
「謝謝」一句要價千萬美元?!
日前有位國外網友在社群平台 X 發問:「對 ChatGPT 講禮貌的話,OpenAI 要花多少錢?」結果居然釣出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親自回覆:「數千萬美金啊,但是值得!」
一句「請」或「謝謝」就會燒錢?原來 AI 的運算背後,是大量耗電的資料中心與高效能模型在運作,所以我們打的每個字都可能在背後點燃一堆伺服器,還得花不少水冷卻。即便如此,Altman 還是說這些「溫柔對話」值得投資,因為 OpenAI 的目標不是只做出超聰明的機器人,而是親切有溫度的 AI。不過所有熱情的互動大家都能接受嗎?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圖片來源:pexels)
AI 拍馬屁結果翻車?
最近也有不少網友開始注意到,ChatGPT 有點「太熱情」了?不管問什麼問題,它都會送上一句:「啊,真是個好問題呢!」或「你觀察得真細膩!」讓人聽久其實有點尷尬。雖然 OpenAI 內部其實也很清楚這樣的拍馬屁風格會降低信任感,甚至違反他們的誠信準則,但要調整的話有高機率其他功能也可能跟著跑掉
如果真的不喜歡AI 的「猛誇」,訂閱用戶可以嘗試其他透過 ChatGPT 提供的模型,例如 o3 或 GPT-4.5,這些模型的諂媚程度較低,或者也可以嘗試其他具有不同對話風格的 AI 助理,如 Google 的 Gemini 2.5 Pro。小編也直接問了 ChatGPT 關於被說諂媚的想法,大家可以看一下它的答覆(上圖,個人覺得它的回答蠻可愛的)
(圖片來源:unsplash)
AI 過度親密讓人毛毛的?
除了稱讚太多,最近也有用戶發現 ChatGPT 會「突然叫出你的名字」,而且是根本沒告訴它的情況下,這種直呼其名的行為對不少人來說是種越界。還有些人即便已經關閉了記憶功能,AI 還是繼續叫他名字,讓人開始懷疑是不是一種窺探行為
其實這背後牽涉的是 OpenAI 想讓 AI 變得更人性化,根據過往互動來調整回應。但名字這種東西,本來就有一定的距離感和社交禮儀。AI 或許還不懂這些微妙的界線,一不小心就容易踩雷
(圖片來源:pexels)
小結
如果 AI 只是單純把用戶名稱改成對方的名字,卻不了解其中的情感和語境,那這樣擬人化的行為就會給人一種假掰感,畢竟 AI不是真人,有些互動聽起來暖心,有些則會讓人起雞皮疙瘩。怎麼拿捏互動的分寸,可能就是 AI 下一階段成長的重點啦!
(新聞來源:techcrunch、arstech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