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從《致命中國》看納瓦洛 公子沈:反共急先鋒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程寬仁採訪

美國總統川普在這個月啟動對等關稅政策,身為總統顧問的幕後推手納瓦洛(Peter Navarro),再度吸引國際媒體注目,納瓦洛在14年前出版的著作《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揭露了中國各項為所欲為且危害世界的行徑,也讓他獲得川普重用,成為川普最倚重的成員之一;旅居加拿大的自媒體人公子沈表示,納瓦洛堪稱最幸運的「反共急先鋒」。

中共有多致命? 致命中國細說各項威脅

美國總統顧問彼得˙納瓦洛在2011年與另一位經濟學家安一鳴(Greg Autry)共同發表《致命中國》,兩年後中文版問世,書中詳細說明中共帶給全世界的各項威脅,並藉由大量的案例敘述,讓讀者深刻體認中共這些為所欲為的行徑,是持續殘害每一個人,同時呼籲民眾如果要避免被中國的「垃圾」及有毒商品害死,就必須改變購買行為,拒買「中國製造」的產品,而美國企業則不應該為了「鈔票」而背叛國家。

《致命中國》特別點出「美國製造業根基之死」,並列出中共8種摧毀美國就業機會的「武器」,像是非法出口補貼、利用匯率操縱影響關稅、仿冒與剽竊智慧財產權、為降低成本破壞環境、殘害勞工、關鍵原材料的出口限制、掠奪性訂價與傾銷,以及長城保護主義。

納瓦洛當時在書中提及,他肯定美國總統小布希從2001年到2008年有對中國強硬起來的骨氣,可惜的是受到自身意識形態的影響,無法了解自由貿易與公平貿易之間的差異;而當時的總統歐巴馬在競選台上提出打擊中國的重商主義,然而卻沒有骨氣採取必要的行動,所以他強調,美國需要一位像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一樣有大腦也有骨氣的領導者。

美製造業流失仍回不來 川普發動關稅戰

旅居加拿大的自媒體人公子沈表示,納瓦洛當年談到了美國製造業的流失對美國競爭力的影響,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也給了很多後發優勢的國家很多機會。他說,原本大家都認為全球化是一件好事,能夠讓很多發展中的國家富裕起來,但這本書特別提到了弊病。

公子沈:『(原音)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大量的美國人失業,工作被其他國家的工人給偷走了;另外一點就是這種製造業的流失對美國的國際競爭力是個很大的打擊,因為很多的工廠也好,或者企業也好,當他們遷走的時候,他遷走的是整個產業鏈,而不只是某一個工廠,這導致了很多創新其實也跟著就流失了,很多的高端商品也跟著流失了,不光只是低端的,所以就變成了美國工業的空心化,我覺得這是他這本書最大的亮點,也是讓大家去反思這種全球化給美國帶來的傷害。』

經過了14年,公子沈認為美國製造業流失的情況依然存在,他表示,畢竟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川普在第二任期要向全球發動關稅戰,正說明了過去沒有辦法能夠解決相關問題,而且也不是自身想解決就能解決的,還需要一些客觀因素以及許多配套方案。

公子沈:『(原音)美國找不到足夠的技術人才,也沒有足夠的設備,也沒有足夠低的成本,然後沒有相關的產業鏈,因為產業鏈都在發展中國家,都是在中國或越南或者其他國家,就算你iPhone工廠在美國找到工人製造了,但是你這零件可能來自於世界各地,不是說能夠全部回到美國的,所以說這種製造業回流是極其困難的一個目標吧。』

出書後遇知音 「反共急先鋒」深獲川普倚重

納瓦洛這本《致命中國》,之後被拍成紀錄片,川普看完後大為讚賞。公子沈說,納瓦洛在2011年就提醒美國要正視中共的威脅,後來能獲得美國總統川普的重視,2017年進入白宮,堪稱最幸運的「反共急先鋒」。

公子沈:『(原音)川普上台之後,他應該看到了川普願意去落實他在書中講到的一些部分,因為川普當時第一任期,他在競選的時候就是以打擊中國為一個標誌的,所以呢,為什麼他下面的人去找這本書的時候就看上了納瓦洛,雙方是契合的,川普有自己的政治理由去做這些事情,但納瓦洛是他有自己的意識形態、他有他自己的這個理念,那麼川普能夠把他的理念去落實,我覺得他進入白宮,當然這對他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公子沈觀察,川普在第一任期開始針對中國進行科技層面的制裁,並且批判技術轉讓的問題。公子沈:『(原音)也開始「301調查」,來調查中國各種各樣的貿易壁壘,不管是有關稅貿易壁壘,還有非關稅的貿易壁壘,這些都開始在做了;當然這本書當中其實講到了整個中國的威脅,不只是經濟方面,但是納瓦洛進入白宮之後主管的是經濟方面、貿易方面,所以這個書當中比如談到軍事方面兩國的對抗,就不是納瓦洛能夠改變、能夠去實施他書中所寫的那些內容了。』

白宮歷練再進化 關稅戰力度大

公子沈提到,納瓦洛雖然在書中談到關稅,但單看書裡的敘述內容,倒是難以想像14年後,納瓦洛和川普團隊會向各國發動關稅戰,甚至與中國達到互不退讓的程度。

公子沈:『(原音)他在那個時候寫這本書可能還沒有想到這個關稅的力度會有這麼大,所以這本書可能只是他的一個初步構想,就是10幾年前的一個敲門磚,拋磚引玉,提醒大家要注意中國,但是具體怎麼應對,他都是「淺嘗輒止」,講那麼幾句,但並沒有說哪個最重要,或是哪個應該力度有多大,都沒有寫到,所以說過去這10年其實變化很多,然後我相信他的思想也可能更成熟,他對一些具體的措施,由於他在白宮做了幾年工作,他應該有更多的經驗,所以這個時候他就知道怎麼做是更有力度。』

至於美國民眾和美國企業,在這14年來有沒有聽進納瓦洛在書中的提醒和建議?公子沈覺得有,因為以前美國有很多的商界會組成聯盟遊說政府對中國友好,現在轉變為一些企業會形成聯盟去遊說美國對中國更強硬。他說,當然這不見得都是看了納瓦洛的書而改變,可能很多情況是企業遭受社會主義鐵拳,在中國獲得不公平的待遇,或是相關技術被盜走了,種種情況導致與中國決裂,但無論如何,這種改變在這些年非常明顯。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