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公督盟再批「國安擋案王」 林思銘:毫不掩飾扮演執政黨側翼打手

自由電子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藍委林思銘反批公督盟就是「只督藍白盟」,毫不掩飾扮演執政黨的側翼打手,更淪為只會造假玩弄數字的「數字拼裝盟」。(資料照)
藍委林思銘反批公督盟就是「只督藍白盟」,毫不掩飾扮演執政黨的側翼打手,更淪為只會造假玩弄數字的「數字拼裝盟」。(資料照)

〔記者林欣漢/台北報導〕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布數據,質疑國民黨立委林思銘擋了124次國安法案,位居「立法院國安擋案王」,林思銘駁斥是謠言惑眾、政治抹黑,公督盟應改名為「只督藍白盟」。公督盟今天發聲明反批,立法院官方公報清楚記錄,不容「立法院國安擋案王」狡辯;林思銘下午再反擊,公督盟自詡為監督國會的獨立機構,卻一再操作灌水統計、政治貼標與散謠污名的卑劣手段,毫不掩飾地扮演執政黨的側翼打手。

公督盟指出,林思銘多次利用程序漏洞,未說明阻擋案由就提出「暫緩列案」,變相將其不順眼的提案全面封殺,惡意踐踏民主程序。根據立法院議事公報,公督盟檢核第11屆立法院上任至今年3月底,程序委員會總共41場的會議紀錄,統計出所有關於「惡意暫緩國安法案」的提案紀錄,光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9條及第91條修正草案(立委赴中報備制度),就累積282件提案被暫緩列案。

對此,林思銘說,公督盟重提所謂「林思銘封殺124案」,甚至進一步操作數字膨脹到282件國安法案遭暫緩列案,這種灌水統計、政治貼標與散謠污名的卑劣手段,更加坐實根本就是「只督藍白盟」,毫不掩飾地扮演執政黨的側翼打手。

林思銘強調,本屆第二會期程序委員會僅召開17次,所謂「封殺124案」、「暫緩282案」的說法早已邏輯破產,完全就是荒謬統計,混淆視聽。若照公督盟的說法,相同且只提出過一次的提案,若於程序委員會中,經投票後,於不同開會日期,被列為「暫緩列案」時,便被當作每次都是「新提案」,而進行重複計數,也就是說,若是相同一個法案,於不同開會日期,各被暫緩一次,就算成是三次不同的全新提案被暫緩。「這是監督還是故意灌水?這是事實還是刻意造謠?」

林思銘說,若是公督盟有認真去查證,就可以知道,在本屆有提出相同條文提案的紀錄,只有15件修正提案,這樣大的數字落差,除了證明公督盟不僅沒有做好事實查證的基本功,更已經淪為只會造假玩弄數字的「數字拼裝盟」。

林思銘再次強調,在本屆第二會期擔任黨團幹部,依法履行議程協商及提案意見彙整之責,代表的正是支持在野陣營選民的聲音與期待。將黨團集體立場簡化為個人行為,甚至將「掛名提案」與「主動封殺」混為一談,這種粗暴推論根本毫無法治素養可言。

林思銘說,民主社會中,制度即防線,程序即正義,請正視問題實質;凡涉國安、涉憲政爭議法案,更應經過周延程序審查,絕非以逕行排案試圖強渡關山,將立法院當作執政黨的立法局;監督的本質是查核權力、對抗濫權,但當一個自稱中立的民間團體,選擇性揭露數據、重複計算的灌水膨脹數據,標籤化在野立委,這樣的公督盟,應該先從監督自己,重新做起。

點開加入自由電子報LINE官方帳號,新聞脈動隨時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