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中一中師生修復骨董實驗器材 見證近代科學發展軌跡

中廣新聞網

更新於 6小時前 • 發布於 6小時前
中一中師生修復骨董實驗器材,並見證近代科學發展軌跡。(圖:寇世菁攝)
中一中師生修復骨董實驗器材,並見證近代科學發展軌跡。(圖:寇世菁攝)

台中一中110週年校慶活動推出「理科時光博物廊」,記錄所有骨董儀器及實驗,師生因為整理並撰寫展覽手冊,讓塵封已久的儀器再次亮相,也見證近代科學發展的軌跡。

日治時期立校的台中一中,校內物理實驗室封藏許多骨董級物理實驗器材,台中一中今天(24日)召開記者會,說明骨董級物理實驗器材解封過程。物理老師賴奕豪耗時半年整理,更放置黑板翻譯原文資料,讓路過學生可動手操作或思考物理問題。

台中一中校長林隆諺指出,賴奕豪為讓物理實驗儀器具有教育功能,花費2年時間,以馬拉松式時程進行儀器教育歸位,不少儀器只出現在物理科的教科書中,賴奕豪考究這些儀器的使用方法,利用課餘時摸索實驗儀器、拍攝影片、撰寫儀器的使用說明。校內多名教師後來也以行動支持,師生們利用午休時間進行骨董儀器的測試,編寫儀器操作的說明文章,將整理好的資料編列在雲端資料庫,設置「理科時光博物廊」網頁,參觀者只要掃描展示櫃上與物理實驗儀器對應的NFC貼紙,就會挑出物理儀器的說明文章與編寫者資料。

張培恩、許恩與、陳冠瑋編輯密立坎油滴實驗原理,嘗試用舊儀器再現過去的實驗,讓塵封的儀器再次活化。張培恩指出,「密立坎電量測量器」已停產,找不到說明書,只好參考類似型號的操作方式,摸索儀器上的裝置與附件功能。陳冠瑋表示,看到課本上描述的實驗畫面浮現眼前,內心相當感動。許恩與說,整理操作手冊讓他們更了解學校古老的儀器,讓塵封已久的儀器重見天日。

骨董物理實驗儀器中,不少儀器功能失效,師生著手修復。陳亮維、翁丞沂、王胤丞,三人修復電阻箱,得先理解構造以及實際運作的原理,逐步找出儀器損壞的原因,再把電阻絲焊接回原處。修復期間不斷確認電表、重新焊接,重複測試過程常有挫折,成功修復後,相當感動。

台中一中在科學館4樓闢建展示空間,展出多項骨董級物理實驗儀器,就連展示櫃子都是日治時期的檜木展示櫃。校方將舉辦「科學驚魂夜-尋找龍的DNA」,師生組隊參加,在骨董物理儀器以及百年生物標本完成闖關,取得解開物理古典實驗展覽的開展鑰匙。(寇世菁報導)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