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一 :ChatGPT 在推出 GPT-4o 的圖像生成功能(尤其是吉卜力風格)後,用戶數於短短三週內翻倍成長,顯示 AI 技術已達主流引爆點。
重點二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暗示,ChatGPT活躍用戶數可能已達 8 億或 10 億,然具體數字源於不同說法,尚未完全清晰。
重點三 :模仿吉卜力等藝術風格在日本版權法下或屬合法(非商業用途),但奧特曼也提及未來可能建立藝術家補償機制。
人工智慧 (AI)技術正在走向主流。出乎意料的是,觸發點並非科學家或企業家所預言的複雜應用,而是日本動畫風格圖像。
在 OpenAI 推出 ChatGPT-4o 重大升級,允許用戶生成包括吉卜力工作室 (Project Ghibli) 風格在內的圖像約三週後,執行長山姆·奧特曼 (Sam Altman) 透露,其用戶基礎在此期間翻了一倍,顯示 AI 技術的普及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這一波成長主要由圖像生成功能驅動,特別是吉卜力風格的圖像創作,儘管這項風潮近期已有新的迷因,如可動人偶/藝術玩具等不同風格接棒流行。
用戶數翻倍!實際數字成謎:8億或10億?
關於 ChatGPT 目前的確切用戶數量,奧特曼在上週五與 TED 主持人克里斯·安德森 (Chris Anderson) 的對談中給出了略顯模糊的線索。
據《Forbes》報導,安德森詢問用戶數時,奧特曼先是回應:「上次我們說的是每週 5 億活躍用戶,且增長非常迅速。」接著安德森追問:「你告訴我它在幾週內幾乎翻倍了」,奧特曼回答:「我是私下說的,但我想…」這番對話暗示用戶數可能已達 10 億。
然而,在同場討論中,奧特曼又提到: 「大約世界 10% 的人口現在使用我們的系統」 。而若以全球 80 億人口估算,則用戶數約為 8 億;但無論是 8 億還是 10 億,此用戶規模都相當驚人,凸顯了 ChatGPT 的廣泛影響力。
排除版權風險?OpenAI考慮為特定生圖風格分潤
隨著圖像生成功能普及,版權問題也浮上檯面。當被問及是否考慮補償風格被模仿的藝術家時,奧特曼表示,未來或許有機會讓用戶的特定提示 (prompts) 自動觸發對選擇加入計畫的創作者的付款。他也補充,系統設有防護機制,防止模型生成受版權保護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日本版權法》(Japanese Copyright Act) 第 30-4 條,AI 開發者可以出於訓練目的使用受版權保護的素材而無需獲得許可,且在日本法律下,模仿一般藝術風格不構成侵權。
其界線在於: 若生成圖像與吉卜力工作室電影的特定角色或場景高度相似,則可能構成侵權 ;但用戶將自身形象轉化為吉卜力風格的外觀,則普遍認為未越過此界線,前提是不做商業用途。
阻礙創新?智慧財產權反成絆腳石
鑑於AI正在光速發展,近期推特(Twitter)共同創辦人傑克·多西(Jack Dorsey )在 X 平台(原 Twitter)上丟出一句「刪掉所有智慧財產權法」,而 X 的現任擁有者馬斯克(Elon Musk)也立刻附和一句「我同意」,引起整個科技圈開始圍繞智慧財產權、專利與版權展開激烈討論。
多西與馬斯克的立場立即引發兩極反應。例如「Hashtag之父」克里斯·梅西納 (Chris Messina) 認為多西所言「有道理」,並暗指未來可能出現針對 AI 侵權的自動化罰款或三振規則,用以取代過往不合時宜的懲罰。
然而,其他人對此論點表示強烈反對。例如,非營利組織 Fairly Trained(旨在認證尊重創作者權利的 AI 訓練實踐)的艾德·牛頓-雷克斯 (Ed Newton-Rex) 形容,這場交流是「科技高管向那些不願畢生心血被掠奪以牟利的創作者們全面宣戰」。
作家林肯·米歇爾 (Lincoln Michel) 更直言:「沒有智財法,傑克或馬斯克的公司都不會存在」,並補充說「他們只是討厭藝術家。」
資料來源:siliconangle、Forbes、TechChurch
延伸閱讀
Canva推Visual Suite 2.0!AI一鍵設計圖表,還能Vibe Coding:Canva Create更新一次看
Google又裁員,砍Android、Pixel數百人!台灣受多大影響?總部回應了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