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迎來二次能源轉型,從多元綠能、深度節能到先進儲能,逐步建構永續供應鏈。集邦科技 18 日舉行「 AI 綠能藍圖×淨零新未來」研討會,邀請產官研專家,探討 AI 與能源整合技術如何協助企業把握能源轉型契機。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第一天即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有損全球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的合作,但世界各國仍朝淨零減碳目標前進,超過 14 個國家將淨零相關目標納入法規,國際碳稅陸續上路,其中台灣的碳費機制在 2025 年啟動、2026 年開始徵收,碳成本將影響企業獲利。
參與研討會的泓德能源資產管理處協理暨星星電力總經理關婷怡指出,現在不只大型公司,中小企業對綠電需求也在攀升。資料顯示,2021 年至 2024 年工業用電電價上漲約 69%,電價波動推升綠電的接受度,綠電自由市場交易占比從 4.9% 升高至 8.8%,全台使用綠電的企業數來到 366 家。
常見綠電的太陽能、風力等屬於間歇性再生能源,供應上容易變動,為此泓德能源針對企業和住家提供光儲充解決方案,包含太陽能系統以及商用和家用儲能設備,並且結合能源管理系統,打造區域型智慧電網,達成太陽能自發自用,也能支援尖峰和離峰時段做出相應的儲存、放電分配。關婷怡強調,唯有妥善管理綠電才能好好運用。
近年來 AI 技術和數據運用快速演進,也對能源和低碳管理做出貢獻。比方說,致力建築淨零節能的樺康智雲,利用數位雙生技術打造可視化工具,以模擬方式掌握建築物能耗。研華運用 AIoT 技術打造 iEMS 智慧能源管理系統,也利用生成式 AI 幫助企業客戶建立資料庫,做為企業的知識大腦。天泰能源關係企業春禾科技,建立天氣預測來預測太陽日照,可做到 3 天前的太陽能發電預測,這部分是靠 AI 自主學習而成。
(首圖來源:集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