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鄉民

馬路如虎口!北市10大交通事故熱區曝光「這鬼打牆設計」明年要走入歷史

造咖

發布於 04月14日12:28

大家都想平平安安出門、回家,但是在經過某些路口時,是不是常常看見車禍呢?根據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統計資料,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台北市去年「10大交通事故路段」,讓大家出門時都能多加注意!

台北市10大交通事故熱區!

據交通部公布之2024年台北市10大交通事故路段,顯示肇事熱點仍集中於交通複雜的地段,其中文山區的公館圓環再度奪下「最危險路口」第1名,去年共發生67起事故,造成91人受傷,大同區與大安區的繁忙路口則分別位居第2與第3。

項次 鄉鎮市區 地點 死亡 受傷 件數 1 文山區 基隆路四段、羅斯福路四段 0 91 67 2 大同區 西寧北路、鄭州路 0 55 48 3 大安區 和平東路三段、基隆路二段 0 50 39 4 中山區 大直街、北安路 0 45 36 5 中正區 市民大道二段、林森北路 0 54 32 6 信義區 市民大道五段、東興路 0 42 31 7 中正區 中山南路、信義路一 0 38 29 8 中山區 長安東路二段、建國北路一段 0 37 29 9 士林區 士商路、承德路五段、承德路六段 0 36 29 10 大同區 台北大橋、民權西路、延平北路三段 0 35 22

圖片來源: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道安總動員

第1名事故熱點:公館圓環

位於文山區的基隆路四段與羅斯福路四段交會處,是許多台北人通勤時都會經過的「公館圓環」,長期因交通標線模糊、車流複雜、機車與汽車動線混亂等問題,造成多起事故。

pexels-jimmy-liao-3615017-30160134
pexels-jimmy-liao-3615017-30160134

圖片來源:pexels

公館圓環由七條道路交錯組成,進出動線更是被許多民眾稱作迷宮,不僅導致駕駛誤判路線、直行轉彎混行,更讓兩段式左轉的機車族叫苦連天,被大眾稱為「最蠢交通制度」,罵聲連連。

根據統計,此處光是違規左轉、未保持車距等肇事原因就有25起,車與車間的擦撞、側撞、非典型碰撞則多達51件,多年來屢屢被詬病的交通設計,也讓台北市市長蔣萬安宣布將進行全面改造,預計2026年公館圓環將會被拆除,改為以直線正交路口。

第2名事故熱點:鄭州路與西寧北路口

大同區鄭州路與西寧北路口。/圖片來源:Google Maps

位於大同區的鄭州路與西寧北路交叉口緊鄰重要東西向幹道,在尖峰時段車流壅塞、汽機車搶道「切西瓜」現象嚴重,過去一年共發生48件事故,導致55人受傷。雖然在此處早已實施科技執法系統,但違規左轉與標誌忽視仍居高不下,事故類型以側撞與其他碰撞為主。

第3名事故熱點:六張犁站前圓環

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基隆路二段。/圖片來源:Google Maps

大安區的和平東路三段與基隆路二段交會處,同樣是台北市的肇事熱點之一,位於六張犁捷運站前的圓環交叉口,鄰近共有六條線道匯集,對駕駛來說極具挑戰性。

此處行人通行頻繁,加上車道引導不足,駕駛易誤入左轉專用道,導致追撞、側撞頻傳,統計顯示,相關事故共39件,造成50人受傷,呼籲駕駛行經時提高警覺、遵循路線指引。

圓環設計成安全隱憂?

觀察10大肇事地點,不難發現不少皆為圓環型路口,雖然圓環的原先設計是用以分散車流壓力,但要是引導不足、空間規劃不良,反而會有大量衝突點,造成事故頻傳。市民大道、中山南路、長安東路等多處也榜上有名,顯示市中心的高密度交通環境需要更科學與人本的設計介入。

台北市政府此次也大刀闊斧的拆除公館圓環,除了改造事故熱點外,也有許多民眾抱怨,交通主管機關應加強路線清晰度、優化圓環規劃邏輯,同時配合智慧科技執法與駕駛教育,從源頭提升交通素養,那大家覺得台灣的交通問題該如何改善呢?

資料來源: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道安總動員

延伸閱讀:

日本東京高速公路車禍大堵車,2中國女遊客竟「躺馬路擺拍」惹眾怒!
機車應該加哪種油?加錯恐傷引擎,車行老闆揭密最佳選擇:「這款」最適合!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