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關稅戰考驗全球供應鏈韌性 史欽泰:川普、普丁、習近平的共通點就是「霸道」

信傳媒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鄭國強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指出,普丁霸道、習近平霸道,川普也罷到,終究走到今天這個局面,考驗供應鏈的韌性。(攝影/鄭國強)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指出,普丁霸道、習近平霸道,川普也罷到,終究走到今天這個局面,考驗供應鏈的韌性。(攝影/鄭國強)

前工研院院長、現任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22日出席「2025 VLSI TSA國際研討會」後受訪指出,上次供應鏈大移轉是Covid-19的全球蔓延,但今年在川普的關稅政策下,全球供應鏈面臨斷鏈,這是30年來從未看過的。

「美國和中國之間,就像兩個人吵架,聲音會越吵越大聲。」史欽泰以吵架論妙喻美、中兩國互相調高對方關稅的反應。

美中互槓,像兩人吵架越吵越大聲

他表示,全球供應鏈遇到強迫重組、挪移,一個是自然發展趨勢,一個是天災人禍,要不就是遇到大疾病,例如Covid-19事件爆發,讓許多廠商撤出中國廠區。尤其又發生上海封城,各大城市封城以後,連外資,例如蘋果等,都獎勵供應商撤離中國。

許多台商到東南亞部局,以為已經完成了全球供應風險分散化,沒想到這次美國川普的關稅大旗,也同時衝擊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等。

史欽泰解讀川普關稅事件的背後成因說,「2020年後全球供應鏈重組,普丁2022年發動俄烏戰爭,普丁霸道,習近平也展示他的霸道,川普也以霸道回應,發動對中國高關稅措施。」、「一個人的霸道,將會誘發另一個人的霸道。」

全球供應鏈被迫調整,產生斷鏈危機

「美國和中國彼此關稅報復,就像是兩個人在吵架,聲音只會越吵越大聲。」史欽泰說,大國吵架,難為廠商。

很多人說,「你台商把工廠轉移到哪裡就好」史欽泰頗不以為然的說「工廠有那麼好轉移嗎?」他分析指出,單一一個廠商,例如只有晶圓代工廠到某個國家、地方設廠是沒有用的,你的設備、材料供應商、檢測等等,要一起過去,然後當地得有足夠的人力支援,整個生態系才做得起來。

史欽泰還說,一個廠商獨自跑到美國、越南、印尼設廠好了,請問,你的庫存要放在哪?放墨西哥?放越南?那邊有足夠的貨櫃提供嗎?訂得到船嗎?生產的原料、材料從哪裡來?自己的上游供應商有沒有跟著一起來呢?因此供應鏈的轉移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同時也是對全球的供應鏈韌性的考驗。

川普效應恐達10年,考驗供應鏈的韌性

「川普今天說要課,明天有不課了,或又宣布延長,都是川普在變來變去,等於不斷考驗供應鏈的韌性。」史欽泰指出,尤其供應鏈的調整,至少也要半年一個月,因此,這一波美國總統川普引起的供應鏈衝擊,不亞於Covis-19那次調整。

全球供應鏈調整多久?衝擊幾年「1年嗎?還是5年?」史欽泰說,這一波的全球大震盪,連鎖反應5年內恐尚無法消除,可能要花個10年才有辦法。除了供應鏈的被迫調整,過去30年承平時代、大家互惠的結構被打破,原來的投資、研發、創新、獲得成果的價值循環可能被打破,在前景不確定性之下,史欽泰擔心沒有人要投資,導致創新腳步停滯,這才是最大的傷害。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