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新竹湖口的自動倉儲啟用後,將能支撐未來全台展店至500家門市的目標。」 小北百貨副總經理張書賓在一年一度的週年慶記者會上喊話。
從夜市地攤起家的家用五金王小北百貨,在台南高雄擁有近百家門市,且近年揮軍北上,去年成立展店部門,全台總店數來到195家,更在新竹湖口斥資10億元買地,重新起造佔地一萬3000坪的倉儲物流,要作為小北在北部的自動化總倉。據了解目前湖口倉儲,仍在施工規劃中,預計2025年底才有明朗的落成時間。
營收相當美廉社、單店贏寶雅,小北憑2特色穩坐家用百貨王
小北百貨以每間店近3萬種品項,連三角錐、凸面鏡等「什麼都賣的形象」,以及全門市24小時營業,搶攻消費者半夜急需五金零件的「救急財」,這兩大特色,在台灣家用百貨、零售五金業界佔有一席之地三十年。近期,甚至還有日本網友將小北百貨封為台版「唐吉訶德」。
儘管小北百貨從未公佈營收,過去曾有媒體推估其年營收約在70億元上下。 但據《數位時代》訪查業界人士、上下游供應商指出,小北營收應早突破百億元,且規模應與全台有800間門市的美廉社相當,也就是至少130億的年營收。
這樣的數字,若以平均單店營收來算,小北百貨其實不亞於零售股王寶雅,可說是另一位從台南發跡的零售南霸天。
不過,若小北百貨未來真要挑戰擴張至500間門市的遠大目標,其「什麼都賣」、「全天候營業」的兩大優勢特色,可能成為阻礙其擴張的雙面刃。
400坪以上店格、大夜班人力成本,恐成小北未來展店2大罩門
隨著基本工資不斷調漲,小北百貨用人力成本砸出的護城河,正成為侵蝕其獲利的負擔之一。 有內部人士透露,在一些店租高昂的商圈,雖來客量大,但是加上24小時營業的大夜班成本,部分門市幾乎不賺錢,且加上近年零售物價成本攀升,小北百貨高層也坦言「只能辛苦維持住淨利水準」。
對此,小北百貨公關經理吳澄彥指出,由於24小時全天候營業是小北的核心競爭優勢,應不會改變。不過近年有調整正職與計時人員的佔比,將原本幾乎百分之百是正職的一線門市人員,逐步改成,八成是正職、二成是計時人員的結構,以減輕人力成本造成的負擔。
再來則是小北百貨「什麼都賣」的特色,意味著其開店所需坪數至少約需300~400坪以上,才能容納其每間至少有2萬5000種以上商品的標準,而具備這樣條件的店面,在台灣可說越來越稀少。
「在台北市幾乎很難再找到這樣的物件。」吳澄彥指出,即便近年小北百貨加強北部空白區的展店腳步,但是目前仍以新北市市郊的住宅區、工業區為展店主力。
如何在兼具既有優勢,以及擴張版圖兩者間拿捏平衡,將是小北百貨的主要考驗。 展望2025年,張書賓指出,去年營收年增率6%的小北,今年將挑戰10%的年增率,且今年也預計將開出約15間的新門市。
另外,據小北百貨透露, 公司目前正在籌備類似全聯小時達的「門市快送服務」,計畫與已有車隊的外送平台合作,推出24小時都能即時送貨到府的服務,好強化其全天候營業的效益。
儘管還無法確定該服務的上線時間,但能確定的是,能外送的小北百貨,將會更符合其被消費者封為「半夜救星」的定位。
延伸閱讀:台北市哪邊最好逛?Top5熱點商圈出爐:除了中山站,這4大車站周邊消費力驚人
責任編輯:李先泰
本文不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Google公開AI指令秘訣!搞懂10個超實用提示詞,讓AI回應更有料
AI讓「差不多內容」都被搜尋引擎降權,寫手該怎麼經營? 一文教你寫出Google也查不到的知識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