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材料新股報到!頌勝科技3月28日舉行興櫃前法人說明會,創辦人暨董事長朱明癸指出, 頌勝是台灣唯一生產半導體CMP製程研磨墊的業者 ,該產品占營收來源一半以上。
隨著半導體製程不斷微縮、先進封裝需求增加,研磨墊用量持續提升,今年營運前景樂觀。
晶圓代工、記憶體及封測廠,包括 台積電、聯電、旺宏、華邦、日月光 等大廠,都是頌勝的客戶。值得一提的是,頌勝也是國內的半導體供應鏈大聯盟、3月初宣布成立的「德鑫貳」控股的一員。
頌勝科技2024年營收新台幣19.21億元、年增17%,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3億元,每股盈餘(EPS)4.42元,預計3月31日以每股88元登錄興櫃,配息政策為不低於可分配盈餘8成。
深耕半導體材料22年,擁3大核心技術
頌勝科技材料成立於1984年,朱明癸回顧,公司最初由化工材料行起家,以聚胺酯材料(PU)為基礎,隨後發現只賣原料市況變動大,因此跳進具利基的終端產品生產。
頌勝先是投入健康醫療材料,並於2002年成立子公司智勝科技,專注於半導體CMP製程所需的研磨墊、相關耗材的研發與生產銷售。
頌勝於2003年獲得來自力晶的第一張12吋晶圓研磨訂單,突破國內半導體研磨墊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局面。不過,頌勝的半導體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2005年,競爭對手發動專利侵權訴訟,智勝科技總經理楊偉文感嘆,被告時公司才幾十個人,面臨國外大廠的訴訟戰,猶如小蝦米對上大鯨魚。
所幸,團隊多來自半導體大廠,對專利非常重視,公司跨入半導體領域前花了2年把專利徹底讀過,並構築專利壁壘。2009年,法院宣判智勝無專利侵權事實,同年對手並主動撤告。
楊偉文表示,公司針對半導體研磨墊具有3大核心技術: 「獨特發泡灌注成型技術」、「溝槽設計及加工技術」、「複合材料設計及生產技術」 。
他解釋,和對手完全不同的獨有製程,以及對原料的掌控,是頌勝的一大優勢。其中,發泡灌注成型技術對於成形品質甚為重要。
國際研磨墊廠商包括美國杜邦(DuPont)、英特格(Entergris),日本富士紡控(Fujibo),中國的鼎龍等。
元大研究報告指出,頌勝競爭優勢在於開發PU材料、專利設計,且因供應鏈驗證時間長,加上客戶cost down要求,為國內唯一能提供半導體研磨墊之廠商。隨著主力客戶晶圓、先進封裝廠擴張,市佔率成長空間大。
需求升溫!頌勝計畫增建新廠
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持續升溫,頌勝計畫在2025年增建新廠,並擴建台灣研發中心,提升先進技術合作,以應對每年增長25~30%的產能需求,其中2025年資本支出3.6億元,超過2021~2024年合計的2.1億元。
此外,位於中國合肥的新廠,也將於2026年開始逐步量產,除了強化CMP產品供應,同時開始試產CMP Soft Pad產線,進軍高毛利軟質拋光墊市場。
由區域營收來看, 美中台三地為頌勝的主要市場,以美國市場35.16%占比最大,主要出口品項為醫療與運動產品;中國市場佔29.71%,半導體材料為主力業務。台灣市場則佔29.31%,以半導體應用為主。 其他市場包括歐洲與日本,占總營收的5.82%。
法人提問對於美中貿易戰的因應策略,楊偉文回應,中國有工廠服務中國客戶,台灣工廠則服務非中國市場,技術都是自主開發,沒有面臨美國管制相關限制。
是否赴美設廠?頌勝:有必要再考慮
而針對台積擴大美國投資,是否會跟進赴美?楊偉文指出,還要觀察後續變化,「就研磨墊生產,沒有要在(工廠)旁邊生產的需求,生產完再運送過去即可」,當量大到一定程度、需規避關稅時,再考慮去當地布局。
在技術發展方面,頌勝並將積極開發針對第三代半導體、矽光子及先進封裝的創新產品,拓展新市場。同時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拓展日本與歐美市場,並透過與德鑫半導體控股聯盟的合作,強化海外客戶服務,提升品牌國際能見度,推動全球市場布局。
延伸閱讀:半導體群山大結盟!「德鑫半導體」、「德鑫貳」成員有哪些?一圖看懂
責任編輯:李先泰
延伸閱讀
半導體材料概念股有哪些?生態鏈一圖搞懂,特化廠如何搶外商生意?
塑膠材料廠耐特跨界半導體!敢砸上億元搶門票,關鍵數字解析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