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導,OpenAI最近開始在最新ChatGPT-4o的圖像生成功能進行一項新測試,為免費版用戶生成的圖像添加「ImageGen」浮水印。
外界推測這項新測試的可能原因,是愈來愈多的免費用戶利用ImageGen模型生成類似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風格的影像,一名AI研究員提博.布拉霍(Tibor Blaho)在社群平台Threads指出,OpenAI正在嘗試「可見」與「不可見」2種浮水印形式,主要針對免費版ChatGPT用戶,生成的圖像將被標記一個明顯可見的「ImageGen」浮水印,而付費訂閱用戶則沒有浮水印的圖像輸出。
OpenAI推雙層驗證機制,AI浮水印與隱形元數據並行
根據《WinBuzzer》指出,除了可見的ImageGen浮水印外,OpenAI此次策略還包括「雙重驗證機制」,也就是在生成的圖像中,嵌入以內容出處暨真實性聯盟(C2PA)標準的隱形元數據,用來識別時間戳記、軟體標籤及來源標記等等,確保內容來源的有效性,像是OpenAI在DALL·E 3圖像生成中就部署了C2PA元數據來追蹤內容來源。
不過,OpenAI先前也承認,元數據的驗證系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圖像遭到裁減、螢幕截圖,或是上傳到能夠移除元數據的平台,都會讓這些隱形標記失效。
儘管如此,OpenAI仍積極支持AI使用浮水印技術的法律規範。例如,OpenAI與Adobe、微軟共同支持加州AB 3211法案,該法案強制要求科技公司標記AI生成內容,降低不實資訊傳播的風險。
Google、微軟都導入AI浮水印
不只OpenAI,許多科技巨頭都在想辦法替AI生成的內容「驗明正身」。像是Google在2025年2月,把透過DeepMind開發的SynthID系統擴大應用到Google相簿,這個技術不僅能用在完全用AI生成的圖片,連被AI編輯過的圖片也能加上看不見的浮水印,直接藏在圖片的像素裡。
微軟也在2024年9月透過Azure OpenAI服務導入了浮水印技術,把加密過的元數據放到DALL·E生成的圖片,記錄了圖片是誰生成的、什麼時候生成的、用哪個軟體生成的等。微軟還跟Adobe、Truepic和英國廣播公司(BBC)合作,讓不同平台都能有一套統一的內容驗證標準。
浮水印技術能被挑戰嗎?
浮水印技術並非難以破解,2023年10月,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一篇論文,表示AI上的浮水印能夠以一種名為「擴散淨化(diffusion purification)」的方法破解,只要在圖片裡加入雜訊再去除雜訊,就能有效地把那些隱形的浮水印去除。此外,擴散淨化還能偽造假的浮水印,讓圖片看起來像是AI生成的。
研究團隊針對實驗結果表示,單單依賴浮水印,可能無法提供針對被媒體操縱或假消息的防護。
延伸閱讀:GPT-4o生圖大進化!如何用它製作個人公仔、LINE貼圖、四格漫畫…?生成教學一次看
資料來源:WinBuzzer、Bleeping Computer
延伸閱讀
台股黑色星期一|崩跌逾2000點創紀錄!上市股票幾乎全跌停,台積電848元
遭批扶不起的阿斗,裕隆:沒拿上百億政府補助!聲明全文曝國產車「鮮為人知的隱形貢獻」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