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壓力打亂各國出口腳步,韓國海關總署公告4月前20天出口總額年減5.2%,與3月出口年增5.5%形成強烈對比,另因整體進口減少了11.8%,導致貿易逆差達到1億美元。
韓國並被經濟學家視為全球經濟的金絲雀,除長期與美、中、日等世界大型經濟體保有密切的聯絡,韓國是全球主要國家中最快揭露上月經濟資料的國家,由於時效與預示性的關聯緊密,因此常常成為全球學者的關注重點。
《彭博社》報導,川普在3月份對金屬進口提高關稅後,本月早些時候對汽車進口徵收了25%的關稅,並對所有其他出貨徵收了10%的稅。出口勢頭放緩凸顯了川普保護主義政策對韓國出口驅動經濟的風險。
報導引述韓國官員說法,指韓國希望在與美國的談判中達成一項“大”交易,但由於他們準備在6月3日選舉該國下一任領導人,因此尚不清楚協議能多快達成。
韓國是美國的第六大貿易夥伴,該亞洲國家的貿易順差從2024年上一年的約25%增長到約557億美元,這是川普在決定所謂的「互惠關稅」時關注的一個因素。
根據韓國政府數據,汽車關稅對韓國汽車製造商構成了真正的威脅,因為美國佔韓國2024年價值708億美元的汽車出口的近一半。汽車和汽車零部件是韓國對美國出口的最大項目之一。
如果川普政府決定推進對半導體進口徵收關稅的計劃,可能會進一步損害韓國這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支柱產業。
韓國央行已先向外示警,認為由於美國貿易政策和國內政治不確定性的影響,增長比預期的更為疲弱,經濟可能在第一季度出現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