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面對關稅變局 專家提食魚教育等四方向提升市場價值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韓啟賢採訪

面對美國川普總統的關稅政策衝擊,專家王福闓建議可以從「食魚教育」,發展台灣品牌,數位推廣以及結合餐飲通路行銷等四個方向來提升台灣漁產品的價值。此外,台灣相關的漁業政策,符合國際標準的漁業管理,漁業溯源與高標準檢驗等等,都有助台灣漁業的國際形象以及漁產品打進高端的海外市場。

關稅衝擊外的兩個較大隱憂

川普總統在本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其中台灣被課徵32%稅率,9日再宣布高額關稅措施暫緩90天,在此期間僅實施10%的進口貨品關稅。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的可能影響,該如何提升台灣漁產品的形象以及吸引更多消費者,引發關注。品牌再造學院王福闓院長接受央廣「早安台灣」節目訪問時表示,台灣漁產品出口在更早之前因為受到當時兩岸關係的影響,有不少海鮮就轉向銷往美國。而這次除了面對美國調高關稅的衝擊外,還有兩個比較大的隱憂。

首先,未來關稅稅率可能會經談判後下降一些,但因為美國希望振興本身的海洋經濟,也就是所謂的讓海鮮再次偉大,所以會在關稅之外,對其本身的海鮮強項輸出或是有其他管制。其次,如何提升台灣本身食用水產品,以及如何吸引觀光客來台時會想吃台灣的魚料理,是越來越重要。

四面向著手提升市場價值

對於如何提升國產漁產品的市場價值,提高消費者接受度,王福闓建議可以從四個面向著手。第一是「食魚教育」,大範疇就是食農教育,讓民眾更多認識魚的產地、魚塭,產生接近性。其次是發展品牌,讓大家提到魚的時候,就能想到台灣的品牌。

還有在數位時代之中,不論是政府或是企業,要大量的在數位領域方面重新塑造台灣魚的形象。第四是結合餐飲通路行銷來吸引更多消費者,例如像開魚秀,現場剖魚的同時,也和消費者介紹什麼部位該如何料理最好吃。

提升台灣漁業的國際形象 打進高端海外市場

王福闓還說,像是透過媒體或料理比賽讓民眾知道魚的更多烹飪方式,結合地方特色的創新料理方式,或是做成保健食品等等,都是業者可以思考如何提升漁產品價值的方向。

另外,包括台灣的漁業政策,漁業管理符合國際標準,漁業溯源、監控、法規與高標準檢驗等等,這些不僅可以提升台灣漁業的國際形象,更有助漁產品打進高端的海外市場。

延伸收聽

早安台灣讓吃魚像去歐洲旅行!關稅政策下,台灣魚產該有創新思維…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