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沒有人能脫身,尤其是中國!」川普駁斥半導體豁免關稅,新制最快1個月問世

數位時代

更新於 04月14日04:00 • 發布於 04月14日02:50

重點一 : 川普澄清, 週末公布的關稅豁免並非鬆綁,更強調「無人能從關稅豁免」 ,僅是將部分科技產品移至不同關稅類別。

重點二 : 美國政府先前悄然宣布,智慧型手機等多類中國製產品將豁免於本月稍早實施之關稅,被視為對Apple (蘋果)等企業的重大利多。

重點三儘管部分產品豁免,但商務部長警告,許多科技產品仍可能在一兩個月內面臨基於232條款的半導體貿易調查相關獨立關稅。

針對美國政府週末在未多做說明下,宣布對部分中國進口商品豁免關稅引發的揣測,美國總統川普 (Trump) 週日透過社群媒體平台釐清, 強調「沒有人能從不公平的貿易差額和非貨幣關稅壁壘中『脫身』,尤其是對我們最差的中國!」

川普表示,週五並未宣布「關稅例外」,這些產品本就適用於現有的「芬太尼關稅」(Fentanyl Tariffs),只是被移到不同的關稅「類別」裡。

他並預告,即將進行的國家安全關稅調查將檢視半導體 (Semiconductors) 及「整個電子產品供應鏈」(WHOLE ELECTRONICS SUPPLY CHAIN),強調產品需在美國製造,美國不會被他國,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敵對貿易國挾持。

CBP指引遭解讀關稅豁免,市場一度樂觀看待

此前,川普政府於台灣時間4月12日早上(即為美國東部時間11日晚間22時)提交的文件中,悄然宣布智慧型手機及其他幾類先前被納入本月初實施的全面關稅範圍的產品,將獲得豁免。

美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下稱CBP)發布更新指引,列出20項條目,只要是歸屬這20項的產品,回溯至5日美東時間凌晨12時1分起,報關時免適用對等關稅。

根據指引,豁免項目涵蓋科技及電子零組件,包括美國協調關稅表8471、8473.30、8541、8486等條目下的電腦及其周邊配件,二極體、電晶體等半導體元件,以及半導體製造相關設備;其他豁免項目還包括積體電路及智慧型手機等。

此舉普遍被市場解讀為對 Apple (蘋果) 公司及其他許多在中國生產商品的企業而言,是一次重大的喘息機會;外媒也指出,除了保護蘋果供應鏈之外,對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來說更至關重要。

在台灣供應鏈端,當時傳出包括晶圓製造的台積電、聯電等;伺服器的廣達、華碩、緯穎等;光電元件與感測器、太陽能的大立光、玉晶光、穩懋、茂迪等;通訊相關的聯發科、瑞昱、中磊等業者,都有望因這波關稅豁免受惠。

然而, 這份由CBP頒布的指引,由於被市場解讀為半導體產業下對電子產品的關稅豁免利多消息,卻被川普政府,以及川普本人「打臉」修正。

關稅豁免只是暫時性!半導體關稅新制最快1個月問世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於台灣時間週日晚間指出, 許多科技產品仍可能在一至兩個月內,因一項根據貿易法第232條款 (Section 232) 針對半導體進行的貿易調查,而面臨獨立的關稅。

換言之,CBP先前將一系列電子產品從對等關稅豁免只是暫時性的,這些產品仍將面臨個別關稅,且可能會在「一兩個月內」實施。

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政論節目「本週」(This Week)採訪時指出: 「這些產品都將納入半導體範疇,會有一種特殊的關稅,來確保這些產品遷回美國。我們需要半導體、需要晶片、需要平板顯示器,我們需要這些東西在美國生產。」

盧特尼克在節目中表示, 白宮將實施一種「關稅模式」,以鼓勵半導體和製藥產業將業務移回美國。 而川普週日的發文,也呼應了盧特尼克說法。

川普:沒有人可以從關稅壁壘脫身

川普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指出,那些電子產品只是被歸入不同的關稅「類別」。他說:「我們將在即將進行的國家安全關稅調查(National Security Tariff Investigations)中檢討半導體和整個電子產品供應鏈。」

川普重申,「針對其他國家對我們施加的不公平貿易差額和非貨幣性關稅壁壘,沒人可以『脫身』,尤其是目前為止對待我們最惡劣的中國!」

川普表示:「週五(11日)並未宣布任何關稅『豁免』。這些產品仍需繳納現行的20%芬太尼關稅,它們只是被歸入不同的關稅『類別』。假新聞媒體知道這一點,但拒絕報導。」

第232條款是什麼?

在討論川普貿易戰時,所謂的「232條款」(Section 232) 被頻繁提及。那麼,它究竟是什麼?

它是川普政府偏好使用的一項工具,是《1962年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 中的一項條款, 該條款允許總統基於國家安全的考量,實施如關稅 (tariffs) 等貿易限制措施。

此程序由商務部 (Commerce Department) 執行,需要進行調查,以判斷審查中的進口商品是否可能損害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產業。近年來,該條款已被用作對進口鋼鐵和鋁材加徵關稅的依據。

此程序亦要求通知國防部長 (defense secretary)。根據商務部的說法,商務部長在啟動調查後270天內需向總統提交報告,其重點在於判斷 相關商品的進口「其數量或情況是否達到威脅損害國家安全」的程度

延伸閱讀:美國關稅政策一周數變!CBP公布20項關稅豁免編碼, 電腦、智慧手機、晶片都入列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CBPsiliconangle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李先泰

延伸閱讀

產值上看2520億元!矽光子聯盟啟動3大專案小組:技術挑戰有哪些?成員名單一次看
美國關稅談判,台灣在第一批名單!賴清德:會確保國家利益、保護產業未來發展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