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供應鏈去中化已無逃路!學者分析東協新路線:政治依中 、經濟靠美

中央廣播電臺

更新於 12小時前 • 發布於 1天前 • 陳文蔚採訪

為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罕見連跑三個東南亞國家,力推「經貿反封鎖」。但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宗鼎提出最新報告認為,包括東南亞在內從2018年受惠「友岸外包」紅利國家,現卻苦嚐「友岸丟包」。在川普推動產品與供應鏈去中化下,為防美國「關稅制裁」,以及中國高度地緣影響力,料將開啟政治禮讓、依順中國,但經濟上依靠美國的策略。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宗鼎指出,近期習近平出訪東南亞,一改以往最多安排兩個國家模式,一口氣連跑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個國家,雖然聲稱是為了出席東協國家APEC峰會,但實際上這次並非只是取暖,而是希望推銷「反封鎖」,實際上是求生之旅。

越馬柬三國為中國「洗產地」要地

黃宗鼎分析,習近平訪問的這三國之所以成為此次「經貿反封鎖」行動的優先合作國家,其實其貿易地位有關。首先,越南與馬來西亞不但是2024年中國對東協成前兩大出口對象,更是2024年東協成員對美出口額最大的兩國。而越南、馬來西亞與柬埔寨三國,更包辦了2024年全球對美半導體設備出口國家的第一、第三及第五,因此,中國「洗產地」的陣地保衛戰很難不從這三國打起。

從中國與越、馬、柬三國的聯合聲明中可見,中國不斷標榜「共同打造安全、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加以中國較以往更加積極於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顯示中國已認清與東南亞下一階段的合作利基,勢必由市場准入擴及技術輸出。

中國或中企要跳脫美國全面「封鎖」,除必須一面擴大對「非美供應鏈或市場」的經營,還得一面透過對外技術移轉或合資來尋求出路,亦即符合「共同打造安全、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但是,要如何讓東協國家在與川普政府進行談判時,不致捲入「產供鏈去中化」議程、排擠中國經貿利益,必然是未來中國對東協首要外交目標。

黃宗鼎提及,東南亞在內許多開發中經濟體,從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之後,便一直享有「友岸外包」紅利,但在川普發布對等關稅之後,卻苦嚐「友岸丟包」滋味。不過對美國來說,在相當時間內,包含東協國家在內的中國產品,仍難以在完全不運用中國原料郭或設備的情況獨立供給美國市場,因此關鍵在於,無論是要讓東協國家配合杜絕中國洗產地,或要讓東協國家願意與中國產供鏈脫鉤,川普就必須至少在關稅協議上給予東協國家誘因及保障。

東協苦嚐「友岸丟包」滋味認清經濟非美不可

黃宗鼎分析,如今即便東協當下深受其害(川普關稅),但有鑑於若不配合川普終止中國洗產地行徑,恐將先遭美國「關稅制裁」,另一方面,美國是當前重要設備、科技與能源主要供應國,也是未來各國經貿部門賴以茁壯的終端市場,因此,黃宗鼎認為,東協「靠美」已屬大勢所趨。

至於中國在經濟下行、內需緊縮下,未來能承接東協出口需求能力勢必減弱,因此東協也體認若緊抱中國,最後可能面臨同時失去市場以及得罪川普的局面。

但黃宗鼎強調,雖然東協經貿上選擇「靠美」,但也不代表需要在政治上挑戰中國,主要考量中國仍具有高度地緣影響力,政治上禮敬中國仍屬有益現實,因此政治「依順中國」仍屬合理,因此過「經濟靠中、安全靠美」的模式也將隨之終結,轉而改採「經濟靠美、政治依中」策略。

延伸閱讀

路透:越南政府4/15下令 嚴防輸美商品「洗產地」
習近平前腳才剛走 柬埔寨將修法加強防止洗產地措施
習近平:中國願與東協國家團結抵制濫徵關稅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