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迎向綠色經濟!台灣大、富邦金攜手輔大啟動「永續發展領航計畫」

新頭殼

更新於 5小時前 • 發布於 5小時前 • Newtalk新聞 |蘇元和 綜合報導
左起:天主教輔仁大學永續發展暨校務研究中心邱哲煌執行長、天主教輔仁大學林耀南國際教育長、天主教輔仁大學王英洲學術副校長、台灣大哥大新世代體驗發展處 陳文振處長、德國埃伯斯瓦爾德永續發展大學 Prof. Heike Molitor永續長、天主教輔仁大學藍易振校長、台灣大哥大永續暨品牌發展處 劉麗惠副總經理、德國威爾道應用科技大學 Prof. Stefan Strassner 、澳洲聯邦技職署 Prof. Barney Glover署長。 圖: 台灣大哥大/提供
左起:天主教輔仁大學永續發展暨校務研究中心邱哲煌執行長、天主教輔仁大學林耀南國際教育長、天主教輔仁大學王英洲學術副校長、台灣大哥大新世代體驗發展處 陳文振處長、德國埃伯斯瓦爾德永續發展大學 Prof. Heike Molitor永續長、天主教輔仁大學藍易振校長、台灣大哥大永續暨品牌發展處 劉麗惠副總經理、德國威爾道應用科技大學 Prof. Stefan Strassner 、澳洲聯邦技職署 Prof. Barney Glover署長。 圖: 台灣大哥大/提供

Newtalk新聞

在全球綠色轉型浪潮下,台灣產學界積極攜手合作,以行動引領永續新局。台灣大哥大與富邦金控聯手支持輔仁大學推動為期6年的「永續發展領航計畫」,透過國際大師講座、學術研討會與產學合作協議,共同培育新世代永續領袖。

蔡明忠:攜手產官學 引領責任消費與生產 實踐科技為善

富邦集團暨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表示,面對全球永續浪潮與資源挑戰,企業在追求成長的同時,更應承擔永續發展的責任。台灣大與富邦長期將 ESG 融入營運核心,從產品設計到供應鏈與服務,全面導入綠色思維。很榮幸支持連續兩年入榜全國前十大、唯一私校的輔仁大學,展開為期6年的「永續發展領航計畫」,透過產學合作,培育具備永續思維的新世代人才,實踐 SDG 12 的責任消費與生產,為台灣與世界創造更具韌性與包容力的未來。

蔡明忠表示, AI正逐步重塑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的實踐模式,AI 除了能協助企業降本增效、優化營運之外,更能大幅促進循環經濟價值!例如,科技電信業結合智慧電網與物聯網技術,可協助製造業透過AI追蹤碳排數據、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製程效率,減少庫存浪費,並提升廢棄物分類與資源回收的效率,未來,台灣大攜手八大利害關係人與供應鏈夥伴,實踐科技為善的願景,讓「永續」成為全球共同語言。

輔仁大學在2024、2025年連續兩年榮獲「大學品牌力」評鑑全國前十強,並為唯一入榜的私立大學,展現其在產學力、未來力與永續人才培育上的卓越表現。適逢輔大百年校慶,首屆「2025 國際永續大師高峰論壇暨學術研討會」於 4 月 24 日至 25 日舉行,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 第12項「責任消費與生產」,探討循環經濟、永續人才、永續能源、綠色金融四大議題。

論壇廣邀國內外產官學專家參與,包含澳洲聯邦技職署署長Prof. Barney Glover、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郭位,以及來自澳洲、德國、日本、越南與台灣等五國六校之國際學者,共同展開為期2天的論壇對話,線上線下共超過3,000人次參與。

台灣大永續品牌公關副總劉麗惠受邀擔任首場專題演講,以「Diversity for Good 原生、多樣、創新共融 」為題,分享台灣大如何用科技守護美好, 並實踐循環經濟的成功案例,包括廢手機回收、舊機換新機、認證盒裝二手機及二手平板捐贈偏鄉行動等,並與德國埃伯斯瓦爾德永續發展大學Prof. Heike Molitor永續長(Eberswalde Univers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同台對談國際責任消費經驗,共同探討永續生活的制度與實踐。

台灣大「舊機換新機」創造經濟效益11億元

台灣大永續品牌公關副總劉麗惠表示,台灣大依循Telco(電信) Tech(科技)策略,實踐ESG,推動對應13項關鍵 SDGs 的「2035 心大願景計畫 2.0」,訂定 54 項永續目標,逐年檢視成果,其中 4 項目標對應到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聚焦「自然資源永續使用」及「永續循環」領域,台灣大攜手供應鏈深化永續行動。

劉麗惠分享台灣大如何透過數據、科技與行動,實現從產品設計到資源回收與消費選擇的永續循環案例。

案例一「以科技打造永續新生活」涵蓋4大面向,第1,落實低碳營運,推動電子帳單,汰換門市耗能設備,2024年用紙量節省3億張,直營門市用電量減少71萬度, 2008 年起推動廢手機回收,累計回收 24 萬台,回收貴金屬 18,420 公斤。

第2,2023年啟用首家結合ESG概念次世代門市,全面導入數位化應用,以減少紙張與碳排放 ;第3,推動「舊機換新機」,收購舊手機,再轉銷國內外市場,延長手機生命週期,創造經濟效益達11億元,並推出業界首創「認證盒裝二手機」專案,累積回收3,040台、銷售2,680台,回收銷售率達88%;第4,推動「Taiwan Mobility」戰略,加速交通運具轉型,推進 EV 100進程, 深度整合台灣大領投的智慧出行平台USPACE,車主透過USPACE APP即可輕鬆完成「停車+充電+支付」,目前全台已佈建超過400座AC充電樁,同步於今日論壇場外展區展示 MyCharge一站式電動車充電服務。

案例二「以科技為公益賦能」延續COVID-19疫情期間「一人一平板,停課不停學」計畫,台灣大結合循環經濟與公益捐贈,邀請民眾捐出二手手機或平板,由台灣大協助整新後捐贈給偏鄉弱勢學生,並與點子行動科技合作延長智慧裝置的生命週期,促進學生獲得平等的教育與資訊權利,累計捐贈670台二手手機及平板。據外部專業機構的評估,2023年受贈學生的學習效率、自信心和學習新知的提升,換算約為3,200萬元的公益價值。

劉麗惠表示,除了捐贈二手機,台灣大還揭示產品與服務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影響,讓消費者優先選擇碳標籤產品。公司正與北科大合作制定行動電話回收PCR,並預計於2024年第二季開始蒐集碳標籤數據,推動循環產品碳足跡透明化,促進綠色消費。

輔仁大學推動永續治理 打造碳中和生態校園

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表示,作為天主教宗座大學,依循教宗通諭「願祢受讚頌」理念,建構具永續特色的校務發展策略及「G.R.A.C.E」治校理念(Growth成長、Responsibility責任、Ambition抱負、Collaboration合作、Excellence卓越),在永續校園、溫仔圳大學城及全球國際等三大場域,打造「地球、人類、和平、繁榮與夥伴」的永續平台,推動氣候行動生活實驗室,逐步實現碳中和生態校園;並已規劃實施創新政策,114學年度(2025)入學生得以修畢一門永續課程,以取得國際證照資格。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