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不用衛生紙、雨天洗車⋯美國人被通膨逼瘋?25招超狂省錢法大公開

商周.com

發布於 1天前 • 陳宜伶 編譯
不用衛生紙、雨天洗車⋯美國人被通膨逼瘋?25招超狂省錢法大公開

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經濟衰退焦慮,加上通膨高漲,有「美國版PTT」之稱的Reddit論壇,最近出現一則爆紅的省錢討論串,讓節儉習慣再度成為話題。

在Reddit節儉達人版r/frugal上,帳號名為TheKikiLover的原PO發問:「你最省錢的習慣是什麼?」這句話立刻引起美國鄉民迴響,數日內吸引上千則留言。

從「不碰星巴克」、「菜瓜布剪一半」,到「家中不用衛生紙」,Reddit 網友的日常省錢術五花八門。有些看似誇張,但也有許多實用智慧。

外媒整理出其中最有創意、最實用的 25 招,看美國網友如何用創意化解壓力,把「節儉」升級為一種生活態度。

1、冷凍剩菜變湯,一鍋搞定兩餐

網友Bellemorda分享他從媽媽那裡學來的技巧:每天晚餐剩下的蔬菜,無論是冷凍、罐頭或新鮮的,都收集在一個大塑膠盒中冷凍。幾週後,加入一磅絞牛肉、洋蔥、番茄醬與調味料熬成大鍋蔬菜湯,不僅省錢,還能解決全家一到兩餐。

2、買二手貨

「幾乎所有東西我都買二手。」網友UnBrewsual簡單一句話得到數百人按讚:用更少的成本,讓物品再利用,也是對抗浪費的生活選擇。

3、網購先加入購物車等個幾天

「我會把東西放進購物車,幾天後再看,通常最後都不會買。」這種延遲購買策略,被網友Marigold2268稱作是一種數位版的window shopping,也就是「只逛不買」的心態,這能阻止我們衝動購物。

4、做廚餘回收,抓出被浪費的食物

有用戶發現,自從開始做垃圾分類與廚餘堆肥,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採買食材吃不完的浪費行為。「因為看著食物發霉比吃掉它更難受,這讓我買得更有節制。」

5、電話費每月不到一張小朋友

網友分享,手機使用預付卡或「用多少流量付多少錢」的Pay as you go的方案,一個月不到新台幣千元,只要儲值就能擁有基本通話與上網服務。對比動輒上千的手機資費方案,成為不少美國鄉民的首選。

6、自備咖啡、午餐便當

網友abby-rose表示:「我每天都自帶午餐,也自己煮咖啡。我已經好幾年沒買星巴克了。」但她強調不是因為省錢才做,而是自己喜歡這樣。她的留言引起不少人響應,認為把這些變成習慣,才是持久的關鍵。

7、食物夾鏈袋重複用

「我會清洗並重複使用食物用Ziploc保鮮袋。」其實不只保鮮袋,日常店家給的塑膠袋也可以重複利用,變成小廚餘袋。

8、用現金取代刷卡,每週只提款一次

網友Forfina提到,每一週只領出一筆現金,而且這週就只能花這筆現金。從刷信用卡轉為「現金制」,能讓控制預算更有感。她表示:「剛開始很難,因為你要與過去的習慣拔河,但一個月後會上癮。」

9、自己動手修車,幫家人省下好幾萬

有人分享自己學會基本的汽車維修技能後,省下了好幾千塊進車廠維修的費用,還能幫助親友。「一開始是為了省錢,後來發現學會修車技能,這本身也是一種資產。」

10、記帳軟體真的能省到錢

網友DIYnivor表示,他認為最省的一招就是下載記帳軟體。他分享「我用GnuCash免費記帳APP,不僅追蹤每一筆支出,還能計算資產淨值。」他很驚訝有很多人沒有記帳習慣,但這種方式真的讓他更清楚自己每一分錢花在哪裡。

11、在星巴克工作連餐費也省下來

有人分享:「我在星巴克上班,值班時可以喝免費飲料,每週還有七份免費食物。通常早餐就直接在店裡解決,還能幫忙吃掉多出來的三明治。」台灣Threads上也有網友分享過,在餐飲業上班的好處之一,是餐飲業大多都供餐,可以省下更多伙食費。

12、麵包袋不是垃圾,是寵物垃圾袋

網友thegirlisok說:「我把麵包袋拿來裝狗狗便便,超好用。」

13、洗碗的海綿剪一半用

網友Klutzy-Jellyfish9591分享:「我把洗碗海綿剪一半用。」這招簡單但精準,因為洗碗海綿常常還沒用完就發臭,必須丟掉,剪半不但更衛生,也等於買一個用兩次。對台灣家庭主婦來說,這是成本控制的極致應用。

14、回收鋁罐賺點零用錢

在美國某些州,像加州、奧勒岡,一個鋁罐可以換現金(通常是5~10美分),有人就靠「邊走邊撿罐」累積回收小財富。

15、用到一滴都不剩才是真的省

網友Sad_Goose3191說,他會把所有瓶瓶罐罐剪開,確保每一滴乳液或牙膏都被用光。尤其現在保養品常用真空瓶設計,其實裡面還藏不少殘量,你會驚訝自己一年可以省下多少錢。

16、自製醃黃瓜:黃瓜買小條的直接丟進空瓶

美國人愛吃醃黃瓜(pickles),這位網友乾脆等瓶子裡醃黃瓜吃完,自己把小黃瓜丟進去二次醃製。台灣民眾也可以依此類推:例如免費的壽司薑片、烏梅汁泡梅子,只要願意動手,食材回春不是夢。

17、建築廢料也能變柴火?

「我在工地上班,常看到很多木頭被丟掉,我都撿回家當柴燒。」雖然在台灣自家燒柴可能比較少見,但可轉化為「節能減碳」概念:例如二手傢俱再利用、舊窗簾做成桌布,都是另類的資源回收。

18、下雨天洗車術:天然省水又環保

一位網友分享超狂省錢術,他說:「當我看到烏雲就開始拿出洗劑,把車抹滿肥皂泡抹,等雨水沖乾淨。」這招雖然有點瘋狂,但從環保與省水的角度其實滿聰明。台灣的梅雨季,或許也可以考慮這種「被動洗車法」。

19、一杯可樂兩人喝,30年如一日的神隊友

網友Apprehensive-Neck-12表示:「我和老婆吃飯外食都點一杯可樂分著喝,有時甚至連餐都共吃一份。」面對現在食物超大份量的飲食文化,這其實是聰明又健康的策略,還能避免過度浪費。

20、價格比到最低才出手

有位鄉民強調:「我所有東西都貨比三家,不是為了省小錢,而是聰明用錢。」在台灣,這就像是比價網站、電商購物節提前比價、或是善用信用卡優惠。

21、自備免洗棉布+免廁紙:用Bidet就不怕斷貨

這是最狂的省錢術了!有網友表示:「自從2020年美國缺衛生紙開始,我就沒買過衛生紙了,已經習慣上廁所改成用Bidet沖洗浴盆+棉布擦乾。」這在台灣其實越來越普遍,不少人家裡都有安裝免治馬桶,內建的沖洗器+布巾就像升級版五星飯店,還省下一整年的衛生紙費。

22、舊衣修補再戰江湖:連裁縫師都被我感動了

網友7fingersphil說:「我把破洞的牛仔褲送去裁縫修補,她笑我為了舊襯衫跑來,但我還是穿超過5年。」這絕對是永續時尚的典範,畢竟現在快時尚衣服穿沒幾次就淘汰,修一修反而更划算。

23、開戶送現金?小資版「挖礦術」

許多美國銀行都會推出類似於:「開戶+設定薪資轉帳滿3個月,送你$300美金。」的活動。網友lets_try_civility就分享:「當銀行推出開戶並設定ACH(自動薪資轉帳)有現金獎勵的活動,我就會從我的儲蓄帳戶轉最少金額到新帳戶,再從薪水帳戶中設立一小筆自動轉入,直到達成條件為止。這樣我每次都能賺幾百塊。」

24、雜貨便宜就囤貨:$3買到$70的義大利冷麵

有網友在當地不起眼的折扣雜貨店,用3美元買到原價70美元的義大利冷麵。他說有些外觀相當簡陋的雜貨店,其實有很多隱藏優惠。這就好像台灣的黃昏市場、即期品專賣店,或是家樂福清倉專區。

25、冷泡咖啡計畫:週一做、週四喝,天天省下$7美元

「我每週日冷泡咖啡,週一帶去公司喝到週四,平均每天省下$7美元。」對照台灣,如果你每天一杯手搖飲或精品咖啡,這樣的DIY策略一年下來可以省下好幾萬元。

資料來源:BuzzFeedReddit

核稿編輯:林易萱
責任編輯:林思妍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