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市場劇烈震盪後,資產該怎麼配?億級投資人給5大調整建議

商周.com

發布於 04月17日01:00 • 老馬
市場劇烈震盪後,資產該怎麼配?億級投資人給5大調整建議

經歷過上週股、匯、債市激烈震盪之後,相信各位都有洗三溫暖的感覺。只不過,我認為情勢尚未明朗,投資人仍須高度警戒、小心應對。

大環境原本就已走到十字路口,整體景氣復甦力道轉弱。經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攪局,一切變調。

他並未察覺到,美國的服務業與資本市場投資,實則為國家帶來龐大收益,卻只在意與各國之間的貿易逆差,這不僅是誤判,更是錯得離譜。

建立起高關稅率之後,又朝令夕改,無論是暫緩、提高或降低,都已讓美國的信用聲譽大打折扣。因此,我們看見美國債券殖利率攀升(美債價格暴跌)、美元指數崩跌、美股重挫。這些連鎖效應仍在持續擴大,全球也不可能一直被川普牽著鼻子走。

目前全球3大消費市場:美國、歐盟、中國,將被迫重新洗牌。敵對已久的中國與歐盟,也可能因此而修補關係。我的初步結論是美國「傷敵八百,自損一千」,反倒促成各國積極簽訂貿易協定與建立同盟。美國築起的關稅高牆,反成了預告自身衰退的警鐘。

川普攪亂全球股市,怎麼應對?

面對這樣的局勢,我們一般老百姓該如何自處、應對?以下提供5點建議:

1.現金配置多元化

手上的現金不應只有台幣或美元,應適度轉換為多元貨幣,如歐元、日圓、澳幣或英鎊,以分散匯率波動及個別國家信用風險。

2.黃金列入基本配置

我一再呼籲,黃金是避險與保值的關鍵資產。無論是實體黃金、金幣、黃金ETF或黃金存摺,都應該成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3.債券資產也要分散

不只是外幣要分散,債券也要避免集中風險。不妨增持非美地區公債(如歐洲)、投資級公司債等。台灣市場目前發行大量美債ETF,已不再是絕對安全的避風港,反而可能隱藏潛在損失,務必小心。

4.風險性資產控制比重

股票、相關基金或ETF都屬於風險性資產。在景氣前景不明之際,雖然長期定期定額的策略可以持續執行,但對於短線進出者,應優先考慮安全性與流動性,而非一味追求報酬。投資組合中,風險性資產不宜超過5成。觀望,也是策略之一,尤其是現在情勢不明朗的局面。

5.勿隨市場情緒起舞

當盤面劇烈震盪、頻繁波動時,切忌追高殺低。底部訊號終將浮現,不必心急搶進,出手前需有更多耐心與判斷。

最後,請珍惜現有資源,穩住情緒與工作。只要保持穩健與彈性,未來仍有很多機會。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