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今天(4/21)辭世,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團即將召開一次秘密會議,決定下一任天主教領導人,然而,目前具有投票權的樞機主教,近8成都是方濟各任內所拔擢,這是否會讓延續方濟各路線的新教宗出線,還是反對派能夠逆襲成功,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梵蒂岡將會依循數百年的傳統,由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組成的樞機主教團,將會在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舉行秘密會議,必須由3分之2的多數決選出新教宗。每一輪投票後,不管有沒有選出教宗,選票都會被焚燒,當教堂的煙囪冒出「黑煙」表示當輪投票尚未選出新教宗,必須繼續進行投票,而「白煙」則象徵新教宗已經誕生。
以下是梵蒂岡觀察家和賭盤列出最有可能的下任教宗人選:
菲律賓籍樞機主教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
67歲的塔格萊有「亞洲方濟各」美譽,並擔任過教廷福音傳播部長,是目前賭盤的熱門人選。新聞周刊報導,塔格萊倡導包容性和福音,是方濟各生前核心圈的人物之一,並被視為有力的繼任者,可能延續教宗方濟各的進步路線。
美國西本北大學教授特瑞娜(Cristina Traina)表示,「整體來看,我認為依我的統計,超過100位有投票權的樞機主教是由方濟各任命的,這可能會對選舉結果產生深遠影響。」她補充,「也就是說,我們不太可能看到教會路線,從方濟各的優先事項大幅轉向。」
由於天主教在亞洲迅速發展,尤其是菲律賓,塔格萊的亞洲血統也成為引人注目的選擇。根據中央社報導,塔格萊雖然在2013年教宗選舉時就曾被媒體點名,但目前亞洲樞機主教比例仍不到1/5,得票須達到2/3門檻才能當選,要選出亞洲教宗並非易事。
義大利籍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Pietro Parolin)
現年70歲的帕洛林(Pietro Parolin)是最資深的梵蒂岡高層之一。自2013年起擔任梵蒂岡國務院長以來,他在外交事務中扮演關鍵角色,曾參與與中國及中東國家的敏感談判。
帕洛林被視為神學立場溫和的候選人,有望在提供教會穩定的同時,延續部分方濟各推動的改革。他與梵蒂岡官僚體系有深厚連結,對於希望延續現狀的派系而言,是一位具實力的競爭者。
身為義大利籍的帕洛林符合「歐洲派」期待,且又深度參與方濟各外交政策,特別是對中國與俄羅斯談判部分,可無縫接軌延續方濟各路線,也是「梵中主教任命協議」的重要推手。
然而,根據中央社報導,方濟各堅持對中國採取對話妥協的「綏靖」政策,避免對中國壓迫人權議題發聲,在天主教會內爭議不少。此時正值民主陣營對抗中俄威權聯盟的「新冷戰」趨勢之際,帕洛林的高度政治性背景恐未必是加分,反是包袱。
非裔樞機主教涂克森(Peter Turkson)
現年76歲涂克森是迦納(Ghana)籍樞機主教,也是天主教會社會正義領域的知名人物。身為「促進整體人類發展部」的前主管,他積極發聲關注氣候變遷、貧窮與經濟正義等議題。
若他當選,將成為數個世紀以來的首位非裔教宗,寫下歷史新篇章。上一次出現非洲裔教宗已是西元492年至496年在位的教宗哲拉修一世(Pope Gelasius I)。哲拉修出生於羅馬,父母皆為非洲人,以神學著作豐富著稱,並積極主張慈善與貧者正義。
匈牙利籍樞機主教艾多(Peter Erdo)
現年72歲的艾多是主要的保守派候選人。他是備受尊敬的教會法學者,長期堅持傳統的天主教教義與信仰。埃爾多曾擔任歐洲主教團理事會主席,強調神學上的正統立場。
對於希望教會重返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和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的保守派人士而言,艾多代表著教會政策可能與方濟各方針大相逕庭的重大轉向。
義大利籍樞機主教史科拉(Angelo Scola)
現年82歲的樞機主教史科拉,長期被視為教宗熱門人選。他在2013年教宗選舉中,曾名列呼聲最高者之一,但最終由方濟各當選。史科拉曾任米蘭總主教,具有深厚的神學根基,並受到支持教會集中化與階層制度的團體青睞。
史科拉的傳統立場,讓他成為那些希望教會擺脫方濟各改革路線者的理想人選,但他的高齡可能成為一大劣勢。
中央社報導,一些梵蒂岡觀察家私下打趣,愈常在媒體曝光的熱門教宗人選名單,往往愈容易見光死,而即使現任教宗大量任命「友軍」樞機主教,保守派、改革派大玩合縱連橫,下任教宗人選終歸「人算不如天算」,只有當西斯汀教堂煙囪冒出白煙的那一刻,新教宗人選才會揭曉,而這個結果常讓外界跌破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