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嚴格限制中國太陽能產業,透過東南亞國家洗產地,公告來自柬埔寨、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的相關產品,關稅最高達3521%,專家和業界預期,在關稅優勢下,台廠有望接收轉單效益,消息一出,也為股價表現,帶來一波利多動能。
以19163點開出漲370點,盤中走高,各類股見紅多頭往上攻,,而太陽能概念股也迎來利多暖陽,受惠美國商務部公告對東南亞部分國家,祭出嚴打洗產地重拳,台廠有望獲得轉單效益,包含有成精密、安集、茂迪等,早盤就跳燈漲停,漲幅甚至超過9%。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說:「中資在這個地方設廠,或者是說中國製的這種成份,可能達到一定比例的話,就會被認定是中國的製造產品,加深對這些國家的課稅,就有可能為台廠迎來轉單。」
甚至有業者形容美國政府,這次針對反傾銷稅出手,對中國甚至中資太陽能業者,堪稱一拳擊斃,尤其柬埔寨相關產品,最高稅率高達3521%,而越南泰國,最多也都超過375%,馬來西亞最高也被課超過40%,而台灣是全球第二大太陽能生產地,依現行稅率,不同台廠被課1.27%到21.87%之間。
在關稅優勢下,產業界樂觀預期有望承接訂單,國際貨幣基金也對台灣,經濟成長很有信心,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從2.7%上修到2.9%,遠優於新加坡香港和南韓,有望稱冠昔日的亞洲四小龍。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說:「IMF了解到就是說,它認為台灣在外部衝擊很嚴峻的時候,反而經濟韌性會非常強勁,也不要忽略了關稅可能造成的衝擊跟影響。」專家提醒目前情勢複雜多變,預測僅供參考,還是得隨國際局勢做好準備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