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次世代空優」(NGAD)打造第6代戰機的競標輸給波音後,選擇回頭加碼投資F-35戰機的性能,宣稱只需F-47戰機的一半成本,就讓F-35戰機擁有F-47戰機80%的優異性能。這項大膽主張是為了讓F-35在未來幾十年內持續保有戰場優勢,甚至成為第6代戰機F-47的潛在替代選項。
美國軍聞網站The War Zone報導,在失去F-47戰機合約後,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簡稱「洛馬」)公司回頭投資F-35戰機,計畫將原用於第6代戰機的技術轉移至F-35的「底盤」(chassis)。洛馬聲稱,其大規模量產中的F-35戰機可在僅需F-47戰機一半成本的情況下,實現「次世代空優」(NGAD)計畫F-47戰機80%的戰力。
洛馬公司這項重大主張,是為了讓F-35戰機在未來幾十年仍具競爭力,並成為F-47戰機的替代方案。洛馬將把為NGAD戰機計畫所研發的技術,應用到F-35戰機身上。不只是些微修改,而是利用F-35的基本「底盤」,進行所謂的「NASCAR升級」。這種「第5代PLUS」的重新設計,可能包括新材料、新幾何設計,還有從NGAD計畫發展出的電子對抗系統。
洛馬設計的F-47戰機概念圖。(取自美國空軍網站)
洛馬執行長泰克雷特(Jim Taiclet)在22日的電話財報會議上表示,要將F-35戰機升級為擁有「第5代PLUS」性能的戰機。他已要求洛馬團隊必須以F-47戰機50%的成本,實現80%的第6代戰機能力。為了實現這個願景,洛馬也承諾推動顛覆式的創新,並發展洛馬近期建立的AI自主能力、載人戰機與無人機協同作戰,還有全公司層級的指揮及控制系統。
另外,洛馬也不會正式抗議波音贏得NGAD戰機的競標。相反地,洛馬會把研發成果應用到現有的F-35戰機及F-22戰機機隊,讓它們更強大,還可能在F-47戰機無法量產的情況下,作為替代選項。泰克雷特指出,洛馬會以F-35戰機的底盤為基礎,導入大量先進技術,其中有些已在F-35戰機的Block 4升級中實施,其他技術也即將應用。
外科式改造F-35
值得注意的是,泰克雷特使用了「底盤」(chassis)這個詞來形容F-35戰機。把戰機平台視為1塊可自由繪製戰力需求的畫布,確實是目前航空領域的潮流。有鑒於此,洛馬很可能在不久後,就會正式推出超越Block 4的F-35升級方案,這個版本的改變幅度可能會比洛馬原先提出的F-47戰機構想更為「外科式改造」。
美國空軍先前已建議採用比F-47戰機便宜得多的替代方案。1款深度改造的F-35戰機,也可能成為這項替代提案的主力,空軍前部長兼NGAD戰機之父肯德爾(Frank Kendall)在今年1月就曾明言,這條路徑是可行選項。
反正,洛馬不會回頭看自己輸給波音的那場F-47戰機競標,而是轉向加碼投資自家擁有的兩款第5代戰機,其中F-35戰機已生產超過1100架,需求仍然強勁。洛馬並未放棄布局未來的空戰優勢,除了F-35戰機之外,洛馬也持續推進F-22戰機的重大升級案,並聚焦於NGAD計畫中更具發展潛力的無人系統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