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北檢抗議現場,台北市長蔣萬安提出的「倒閣」說,在藍營內部再度發酵,而且餘主繞樑數日未止。
不分黨派,政治菁英都盤算過「倒閣」利弊得失
關於「倒閣」這件事,除了民眾黨不敢提,害怕此時此刻國會重新改選會被「剔光頭」、步上台聯、時力後塵外,民進黨、國民黨等全台灣政治菁英肯定都曾認真盤算過,但最後因為沒有必贏把握,都是政治豪賭,而沒人敢有進一步行動。
若想用倒閣來解藍營大罷免之危,變數太多。首先,有被罷免迫切危機的,畢竟只是少數,一階過了,還有二階、三階,有強烈危機的席次有限,而且熱區集中在雙北。根據過去投票行為來看,那些選區大部分是藍營優勢區,頂多藍綠打平,就算成功罷免、重新補選,綠營也不是必贏。因此,藍營多數認為,如果為了搶救區區這幾席,勞師動眾去倒閣,應該不算是上上策。
藍營不會把全村希望寄託在賴清德身上
其次,就算藍營使盡吃奶力氣提不信任案、倒閣成功,依憲法規定,賴清德總統也可以只更換閣揆,不一定要解散國會、重新改選,因為重選的政治動員、社會成本實在太高,而且最關鍵的人是賴清德,藍營不會把全村的希望寄託在政敵賴清德身上。
既然在政治現實上很難操作成功,那蔣萬安為何還提倒閣?
身處罷免重災區的台北市,已有4席、甚至可能5席立委都被鎖定罷免,蔣萬安身為台北市長,如果在自己的地盤上連同志都保不住,肯定也是重傷他的政治聲望,不利將來更上層樓,雖然倒閣之議可行性不高,但至少他表達了心意,引起各界關注,特別是士氣低迷的藍營。
讓戰鬥藍、知識藍、淺藍都注意罷藍進度大躍進
國民黨青壯世代幕僚也正面看待蔣萬安的倒閣之議,認為此時此刻人心浮動,他登高一呼可以讓戰鬥藍、知識藍、淺藍都注意到罷藍進度已經大躍進,如果再不多關心一點、用具體行動力挺他們,這幾位藍營鷹派戰將可能就此告別國會,「『危機動員』對現階段的國民黨很重要,必須提醒支持者、同溫層關注罷免案後續發展,並引起熱烈討論,讓大家知道國民黨不再是之前的『冷處理』態度。」
對朱立倫來說,大罷免聲勢已起,很難避免有幾案會進入第三階段投票,如果連黨內最具指標性、最有戰力、最能為黨辯護的藍鷹戰將都守不住,身為黨主席的朱立倫豈能無感而毫無作為?何況他還想爭取黨主席連任。
當過十幾年在野黨還是學不會走街頭
綠營如果能成功罷掉3、4席國民黨立委,就足以重挫藍營士氣。若被罷掉的席次經補選「藍天變綠地」,只要有5席以上,一來一回就是綠營國會席次直接過半。萬一遍地烽火,罷免災情失控,朱立倫更將成為國民黨的千古罪人,下半年國民黨主席改選也沒指望,肯定直接被掃進歷史垃圾堆。反之,如果大罷免最終只罷掉象徵性的幾席,沒有改變國會「三黨不過半」的結構,那朱立倫選黨主席就還有勝選,因此426大遊行,是他搭起的政治舞台,他志在必得。
從來都不是穿草鞋走街頭的國民黨,幾經政黨輪替,已當了十幾年的在野黨,雖然還是學不會、抓不準群眾運動的精髓和奧妙,但426這一場的陳抗遊行對朱立倫很重要,是國民黨能否起死回生的關鍵,他不會放任黨中央、黨籍立委、執政縣市長「自由發揮」動員能力,或袖手旁觀,更不會放棄以司法不公為由,聯手群眾造勢經驗豐富的民眾黨一起走街頭。
藍白過半卻捨國會大舞台,改唱野台戲、走街頭
只不過藍白合的時空環境已經過去,國民黨主席幾個月後就要改選,黃國昌雖然是民眾黨主席,但他畢竟不是柯文哲,而且藍白兩黨在國會已是多數結盟,立法院正副院長都是國民黨籍,卻捨國會議事大舞台不用,另行在外搭野台唱戲、改走街頭路線,也是奇特。
看來,召開在野峰會只是形式,過個場而已,是為朱立倫發動426藍白上街頭暖身預作準備。不過,若國民黨不能給民眾黨比現在更好的條件,沒有更大的實質利益交換,只是喊喊司法不公,那藍白合只是海市蜃樓,被罷免的是國民黨立委,被聲押的還是國民黨工幹部和支持者,民眾黨沒有任何損失,反正也救不了柯文哲。